网络从来不缺少争议事件。近来,有关张维为教授的国籍和“瑞士永居”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维为教授以爱国热情著称,他的“清场式领先”言论引人注目,也被网友用到他的爱国上来,认为他这是清场式爱国。

张教授在马来西亚做节目时,被一华裔大学生提问如何办理瑞士永居权,张维为看起来颇为尴尬,一时语塞竟不知道如何回答,不过张教授风度还是有的,没有发怒,不过,他既没有断言自己是中国国籍,也不否认他拥有瑞士的永居权。

辟谣其实很简单的,在社交平台写一万篇文章,也不如晒一下自己的户口本效果更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大V“阿尔法军事”在社交平台发表文章声援张维为教授,又一次引起网友关注。

阿尔法军事认为,对于部分攻击张维为教授的网友来说,无论张教授如何自证清白都没用,这些人就是要“逼你剖腹”。

阿尔法军事断定张教授一直是中国籍,一些人却不愿意相信,是因为张教授一直在各种场合讲爱国,引起一些人不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尔法军事言辞激烈,认为抨击张教授的纯粹是一些岛蛙、殖人等恨国党有组织的行为,为了打击像张教授这样的爱国人士。

阿尔法军事为何突然发布声援文章呢?

此前,社交平台上长期有声音质疑张教授拥有瑞士永久居民身份,他曾经在瑞士学习工作2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教授在社交平台辟谣:虽然曾长期在瑞士学习和生活,但一直以中国人为荣,质疑自己拥有瑞士永居的人是造谣。

辟谣文章并没有让流言停歇。另一位网络大V“Jim博士”随即发文,对炮轰阿尔法军事声援张维为教授,斥责网友的行为。

Jim博士认为,网友有对此事产生质疑的权利,而阿尔法军事为张维为教授辩护的这篇文章,证明他是打着爱国的旗号来骗取流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Jim博士表示,一些在社交平台上拥有千万粉丝级别的大V,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而当有人对他们的行为产生质疑的时候,就给别人戴上“恨国党”的帽子。网友有权对张教授‘瑞士永居’事件进行质疑,当事人应该拿出让公众信服的证据,而不是利用自身的话语权引导舆论给别人戴不爱国帽子。

网友评论,在网络上有一件事情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爱国的都在维护爱国的,而恨国的也会维护恨国者。

张教授虽然否认自己拥有‘瑞士永居’的身份,就应该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来回应网友关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来,舆论环境对张教授不太有利啊。既然张教授那么爱国,不屑于西方那一套,为什么还要保留瑞士的永居权呢?

一位网友表示,每次刷到张教授的爱国视频,都不想看内容,因为不用看也知道他想表达的,都是同一种腔调。但就爱看评论,负面评论都不带断档的,清一色的。网友精彩评论的点赞量甚至比视频、文章本身的点赞还多。

真是想不到,爱国人士也会得罪人。而另一位大V司马某也够得罪人的了,比张教授名头更大,粉丝更多,怎么就没有这种阵容呢?司马某的评论区,有人骂得特别狠,但有人极力维护,不像张教授的评论区,看不到一个铁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总结张老师的表演,不用看内容都知道他要说什么。无非是: 又领先谁谁谁几百年;老百姓过的都是三菜一汤天堂一般的日子;科技上已经弯道超车、清场式领先西方;福利待遇世界第一;制度优势无与伦比;全世界离不开我们,没有我们,欧美都得饿死、穷死……

每次都是如此,毫无新意。面对一大批挑衅的声音,张教授偶尔也有不能自控的时候,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发起急来,几乎都要想咬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教授怒怼也有一套:“既然你们看不惯自己的祖国,那怎么不走呢? 一张机票的事情,多简单?”

网友各种说道也还罢了,新加坡联合早报也公然对张教授发起了内涵式的评论。

名利双收的张维为恰恰为功利主义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成功范本。那些鼓掌的学生可能并非认同张维为的言论,但或多或少认可张维为的成名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表示,最佩服张教授的是,他说任何话都能做到脸不红一本正经娓娓道来,我们还真学习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