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王中中
编辑丨苏炜
翻译|贾霄鹏,王中中
特别鸣谢| 磨铁图书
题图 |《哈尔的移动城堡》

宫崎骏经常说,一个工作室的寿命是三部电影。三部电影之后,工作室就会变得循规蹈矩,当初成立时的激情也会消失殆尽。
吉卜力工作室也曾想过在制作三部电影之后就关门大吉,但每当宫崎骏或铃木敏夫说“是时候收手了”,另一个人总会跳出来说“我还想继续拍下一部。”这种重复一直持续到现在,并且循环出了28部长篇电影和十多部短片。

(图/《哈尔的移动城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哈尔的移动城堡》)

一个冷知识——“严格来说,《风之谷》其实不是吉卜力作品,因为吉卜力那时候还没成立。”吉卜力工作室执行董事西冈纯一如是说。
无论是无与伦比的宫崎骏、大当家制片人铃木敏夫,还是这个伟大铁三角的最后一块拼图高畑勋,在无数的采访中,他们都留下过自己的话语。那其他吉卜力人又是如何看待这家公司的呢?
吉卜力官网的“吉卜力工作室的历史”文案,是西冈纯一根据铃木敏夫在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的演讲稿,再加上他自己的话写成的。
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没有人想到吉卜力能坚持这么久"。
直到现在,吉卜力工作室也不像一家可以长期运营的“正经”公司。除去吉卜力美术馆,工作室现在有80名左右员工。而当包括吉卜力美术馆在内的员工人数达到 300 人左右时,对于曾经对工作室运营发出过的最大指示是“这里通风不太好”的宫崎骏来说,“我们把公司搞得有点太大了”。
“我们和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确保公司收支不出现赤字。”谨记这个工作准则,西冈纯一在吉卜力工作24年后,最骄傲的事情是他负责了《崖上的波妞》的宣传工作。
在《崖上的波妞》台风来临那段剧情中,有一个画面是电视正在播放台风信息,这个是西冈纯一写的剧本,“因为我喜欢天气信息”。
从事动画行业的人,不止是需要天赋和特殊才能的动画师,事实上,动画行业可以从事的工作范围之广甚至让人惊讶。因此,不要缩小你的视野,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总有一天,画中人是你,也是我。
没有一个工作室可以单凭想象而持久,它是因为努力工作的人的光辉,迈向下一站的步履不停,生生不息。
今年四月,随着《哈尔的移动城堡》时隔20年在中国重映,和新作品《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绘本即将上市,吉卜力工作室执行董事西冈纯一来到上海。我们和他聊了聊,那些关于吉卜力的美丽传说。

(图/《哈尔的移动城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哈尔的移动城堡》)

新周刊:IP化是一个大趋势,吉卜力的美术馆、主题公园很有名,上海的吉卜力工作室物语展览也在4月开幕,工作室有计划以后推出更多联动活动吗?
西冈纯一:事实上吉卜力,尤其是铃木敏夫先生很讨厌IP这个词,我们不喜欢别人用商业意义上的“吉卜力”来称呼我们,因为我们正在制作的是一部电影、一部艺术作品。吉卜力不会为了增加粉丝群或销售产品而主动做这种事,更多时候是代理商带着活动策划方案找上门,协商过后再举办活动。
此外,吉卜力从未想过要从这项业务中赚钱。如果粉丝们想看作品,或者想看展览,这些活动能让他们开心,我们就会去做;但我们从未想过要从中获利。

(图/《哈尔的移动城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哈尔的移动城堡》)

新周刊:不夸张地说,宫崎骏导演应该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日本导演之一,“老熟人了”。那对于吉卜力来说,中国观众的群像特色是怎么样的呢?
西冈纯一:最近我去了世界各国很多地方,无论是中国也好,其他国家也好,基本上(粉丝)大家都两眼闪光,还会做各种二创小周边、画画给我们看,大家都很积极热情地表达自我。反而是日本的粉丝太冷静了,希望他们可以稍微欢脱一些。

(图/磨铁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磨铁图书)

新周刊:吉卜力会介意观众的过度解读作品吗?
西冈纯一:大家喜欢用各种方式解读动画作品这种“传统”,大概有30年了吧?感觉是从庵野秀明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开始流行起来的。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日本导演不像好莱坞那样,习惯从头到尾解释得一清二楚,我们希望可以保留一些解读和考证的空间。至少,庵野导演应该也是这样。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答案,吉卜力和宫崎骏也是这样想的,并抱着这种想法制作了他们的电影。而且,在现实世界中也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所有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更没有泾渭分明的好与坏,只是一切都与人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影以娱乐为目的,坏人受到惩罚,仅此而已。但世界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电影也不是这样的。
新周刊:很多人都说看不懂《你想活出怎么的人生》,西冈先生觉得自己“看懂了吗”?你是怎么理解这部作品的?
西冈纯一:其实我反而不太明白人们说看不懂一部电影是什么感觉,如果你用一个开放坦率的心态去直接感受,应该会容易理解一点,因为我认为它是一部可以理解的电影。如果太纠结于抠细节,一定要找到合乎逻辑的解释,可能就会因为越陷越深而感到困扰。但如果放开心去看,我认为这是一部可以让人一直享受其中、欣赏到最后的电影。
新周刊:那吉卜力内部会不会也有分歧?大家都是怎么看待最终成品的?会不会有特别执着的人,觉得自己看不懂,就去“骚扰”导演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呢?

采访途中的西冈纯一。(图/磨铁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访途中的西冈纯一。(图/磨铁图书)

西冈纯一:首先我们有内部反映会,大家会聚在一起讨论作品。其实当初《哈尔的移动城堡》内部放映时,我也觉得自己没看懂。但反过来说,就算一开始没懂,我们也会在心里反复给自己寻找一个答案,因为宫崎骏先生是不会给出“正解”的。比如这次时隔20年再看《哈尔》,我已经没有当年的疑问了。

《哈尔的移动城堡》简体中文版绘本。(图/磨铁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的移动城堡》简体中文版绘本。(图/磨铁图书)


而且在制作电影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交流,宫崎骏是一位善于听取周围人意见的导演。画分镜的时候,他会把分镜给作画监督看,询问对方的想法,如果对方说看不懂他就会重画。这样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分镜剧本再给铃木敏夫看,如果铃木先生说有点困难、可能不太好懂,那也会重新修改。
新周刊:哈尔(或者白龙)可能是历代吉卜力作品里最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男主角,谁又是吉卜力内部的人气王?西冈先生你最喜欢的角色是哪个呢?

(图/《哈尔的移动城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哈尔的移动城堡》)

西冈纯一:确实,哈尔和白龙的人气都很高,还有《幽灵公主》的男主角阿斯达卡,基本就是他们三个人三分天下。而且在女性工作人员方面,《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里的翔也很受欢迎。
我喜欢的角色是《幽灵公主》里的幻姬,她很细心、有使命感,也有着领导大家的责任心。而且生活在大山环境里,还能看到这种涂着直达内心的鲜艳口红的角色真的很棒。她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人。
新周刊:说到人气,吉卜力有个鼎鼎大名的传说就是“宫崎骏导演不喜欢专业声优和明星配音”,这是真的吗?
西冈纯一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如此。动画声优这个行业是随着TV动画一起发展起来,因为TV动画受制于制作经费,画面是不会动的,所以当你要在一个画面里表达更多情绪和细节,就需要配音演员的表演。

反过来说,吉卜力的动画不存在这种问题,画面表达的信息量已经足够,如果加上专业配音演员的技巧就显得太“满”了,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用普通演员。宫崎骏导演经常对配音演员说,不需要做任何奇怪的事情。因为他已经为孩子们写好了一切,没必要去演画面上没有呈现的东西。

《哈尔的移动城堡》简体中文版绘本。(图/磨铁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的移动城堡》简体中文版绘本。(图/磨铁图书)


新周刊:比如上述的“配音禁忌”,感觉大家都或多或少听到过吉卜力的“谣言”,吉卜力有特别想要辟谣、还原的事情本身吗?
西冈纯一:流传较广的一个是《天空之城》有另一个“神秘结局”并没有放出来,其实只是因为当初结局部分剪辑过好几次,给大家造成了误解,实际上真的没有。
还有一个我认为很糟糕的,说《龙猫》是根据狭山事件诱拐绑架案改编的,还有人说小月和小梅在结局死去了,因为她们在一个黑夜画面里没有影子。事实上,在晚上没有影子是很正常的。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糟糕玩笑,我希望大家都不要相信。

(图/《天空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天空之城》)

新周刊:提起吉卜力工作室,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谁能成为吉卜力的接班人。在后宫崎骏时代,吉卜力工作室目前的发展计划是?
西冈纯一: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但我认为宫崎骏导演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所以我们也永远不会有接班人。宫崎骏已经83岁了,铃木先生75岁。铃木对下一部电影是谁来拍没什么兴趣,他只对宫崎骏的作品有兴趣。就像迪士尼一样,如果我们要推出新作品,到时候就会去找合适的导演。
新周刊:那去年吉卜力被NTV(日本电视台)收购后,有什么新变化吗?
西冈纯一:我一开始就说过,吉卜力是一家不考虑商业和赚钱的公司。我们只想着拍出好电影,让艺术家们拍出好作品,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公司维持下去。实际上,铃木先生认为吉卜力把经营管理权交给NTV,我们反而更能“为所欲为”了。
可能因为NTV也是一家“奇怪”的公司,他们不怎么干涉旗下动画公司的内容创作。比如同样被NTV收购的Madhouse和龙之子工作室,也是一如既往地制作自己的作品。
新周刊:当年《起风了》上映后,宫崎骏导演宣布隐退,吉卜力工作室制作部也随之解散,那现在的工作室是怎样的情况?

(图/《起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起风了》)

西冈纯一:包括今年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还有之前宫崎吾朗的《阿雅与魔女》,我们都是成立了一个项目组把合适的人选招进来制作动画。大家都不是吉卜力公司的工作人员,跟的是项目组,电影制作完成就解散,大家回归各自的工作。不过,每当宫崎骏说要制作一部新电影时,很多渴望和他合作的动画人都希望加入,即使没有固定的制作部门,我们也不会缺人。
新周刊:所以吉卜力是怎么挑选合作动画人的呢?
西冈纯一:基本上,能在动画行业做到顶尖的都是熟人了。我们彼此相熟,都会记得谁擅长哪部分的工作。像画分镜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这个镜头交给谁去画最合适,然后就去联系对方。因为大家可能会有别的项目在操作,就需要等对方完成手头上的事情再进组。通常我们做的就是这些沟通调整。
而且,日本的顶级动画师基本上都是自由职业者,都是跟项目的,没有固定公司。比如《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原画师本田雄在内的几个人,他们目前还留在吉卜力工作室,等待着宫崎骏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新周刊:说起新作品,听闻“隐退”的宫崎骏导演其实已经在筹备了,豆瓣电影上甚至显示2027年上映,这是真的吗?
西冈纯一:这可能是我都从未听说过的事情。我在多伦多电影节说宫崎骏在准备新作,确切来说是想表达目前宫崎骏导演的创作欲还是很旺盛的,他经常和铃木敏夫商量说他想做一个这样那样的故事,但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日期。否认隐退传闻,只是想告诉大家,宫崎骏现在的创作状态非常良好。
新周刊:手绘是宫崎骏导演作品的一大特点,但他也曾经尝试过制作CG短片《毛毛虫波罗》,工作室是怎么在创作上运用手绘与数码这两种不同技术呢?
西冈纯一:之所以宫崎骏导演的新作也是“纸上谈兵”,主要是我们都这个年纪了,习惯了纸质手绘,很难从头开始学习用平板电脑工作,效率也不如手绘。不过其他原画师是会用数码版工作的,宫崎吾朗的《阿雅与魔女》大部分的分镜都是在平板电脑上完成,年轻一代应该都这样,但目前来说我们并没有一个常设的CG部门。
新周刊:都是“纸上谈兵”,手绘动画和绘本的区别又在哪呢?
西冈纯一:走出电影院之后,如果想再回顾这部电影的细节,其实是一件很琐碎且困难的事情。但如果有相关绘本,一翻就能找到所需内容。而且现在很多粉丝都喜欢cosplay,绘本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哈尔的移动城堡》简体中文版绘本。(图/磨铁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的移动城堡》简体中文版绘本。(图/磨铁图书)


新周刊:吉卜力和宫崎骏是怎么看待AI作画的?
西冈纯一:首先,吉卜力是不使用AI的。吉卜力遵循作家主义,无论是宫崎骏还是其他导演,他们的工作就是把自己脑海内的想象拍成电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画面,必须得自己亲自画出来,这是无法借助AI讲述的故事。
每一部作品都是导演经过深思熟虑制作出来的,即使只是一幅画面中的一个人物,从脸孔角度、头发颜色、阴影部分甚至穿着打扮,都需要一点点磨细节磨出来地表达。对于这样的创作者来说,人工智能的产物永远不会达到让他们满意的效果。

(图/《哈尔的移动城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哈尔的移动城堡》)

新周刊:在新技术急剧变化的现时,吉卜力是怎么做到坚持创作本我不受影响?
西冈纯一:我们认为我们最擅长的事情,那就是手绘动画。我们并没有逆时代而行,也不觉得自己是在与变革的希望背道而驰,我们正在做的,就是我们能做得最好的。
新周刊:吉卜力是怎么看待如今世界动画的潮流风向?
西冈纯一:虽然我没有和宫崎骏先生直接谈论过这个问题,但就我个人而言,除了制作和放映动画,我还做了很多其他工作。我觉得吉卜力美术馆就是传播最新动画信息的地方,所以我们会从世界各地收集各种高质量的动画片,进行筛选和传播。
新周刊:那有喜欢的别的国家的动画作品吗?
西冈纯一:之前挪威的《一路向北》、美国的《Calamity》我都挺欢,还有中国的《雄狮少年》,舞狮的内容很有趣。

(图/《雄狮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雄狮少年》)

新周刊:电影这门艺术,技术和工具的目的都是服务故事。吉卜力成立这么多年,认为讲过最满意的一个故事是什么?而对于还在期待吉卜力下一个故事的观众来说,西冈先生有什么想说的吗?
西冈纯一:其实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认为每个人最喜欢的作品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完美标准。至于吉卜力的下一步,我现在还不能宣布什么。但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本田雄先生现在还留在吉卜力,我们都认为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动画师,而他非常愿意帮助宫崎骏先生制作下一部电影。
所以,我想,这就是我的回答。

校对:遇见

运营:嘻嘻

排版:陈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