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愈发肆无忌惮,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的判决说明了什么问题?法国为何与美国在以色列问题上分道扬镳?

据环球时报5月21日报道,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表示,他已经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涉嫌战争罪申请逮捕令,并且他也在申请对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等人的逮捕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刑事法院这一判决有些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既针对了以色列也针对了哈马斯,但这仍然引起了以色列的不满。作为被下令逮捕的对象,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媒体上对此事的回复多少有些“气急败坏”,指责这份逮捕令“荒谬且错误”,并指控此举是“新反犹太主义”从大学校园蔓延到海牙的一个例子。而更黑色幽默的是,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了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的伤亡,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达35456人,受伤人数达79476人,而内塔尼亚胡竟然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以色列国防军的士兵是“世界上最有道德的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10多万的伤亡以及不断被证实的“万人坑”来看,以色列军队实在和“最有道德”这四个字沾不上边。不过鉴于以色列在国际上的地位,逮捕令的消息放出之后还是有很多国家站在以色列这边。美国、英国、捷克、德国等欧洲国家均反对这份逮捕令,这也在意料之中。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屈服于美国和以色列的淫威,以法国为首的几个国家便站了出来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判决,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法国外交部公开发表声明力挺国际刑事法院,强调法国“支持在任何情况下打击有罪不罚的现象”,同时批评了以色列造成的加沙地带现状,指出“加沙地带的平民伤亡人数之高令人无法接受,而且缺乏人道主义援助准入”。法国的批评每一项都直指要害,加上法国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若逮捕令真的下发马克龙就有义务逮捕内塔尼亚胡,这番话分量是很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马克龙之所以敢于顶着美英德等大国的压力公开唱反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前不久中方访问法国,就本轮巴以冲突同马克龙举行了会谈,事后双方还发表了联合声明,在和平解决巴以冲突上两国方向是一致的。如今来看中方的话没有白说,马克龙听进去了。其次法国国内有大量的穆斯林移民,马克龙不可能不考虑这一群体的家国情感。最后一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所作所为的确让人无法接受,对此装作视而不见有损国际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摆在这里,准确来说不是法国站在了美国的对立面,而是美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站在了正义和公理的对立面,其国内愈演愈烈的学生抗议浪潮就是明证。就算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不能落地,光是这一消息也够内塔尼亚胡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