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领导人的工资制度较为节俭。根据当时的规定,正国级领导人享受行政一级待遇,加上补贴,每月工资大约在600元。当时,毛泽东主席为了倡导节约精神,主动将自己的工资降至行政三级,404块八元。随后,其他领导人也纷纷效仿,自降待遇以减轻国家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朱德尽管他也降至行政三级,毛泽东特许他保留行政二级头衔,每月工资大约400多元,这在当时也是相对较高的收入。然而,朱德日常生活极为节俭。很少会布置新衣服,经常都是穿着补丁的衣服,只有在重要场合时才会穿上新衣。身边的秘书也曾经说让他置办些新衣服。然而朱德却说,新中国刚刚成立,各方面都很困难,能为国家节省一点物资就节省一点,衣服干干净净,穿暖就行了。主张勤俭建国、勤俭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困难时期,刘少奇主席因为家里的孩子比较多,分配的物资不够,家里的小孩经常饿的直哭,朱老总也时常接济刘家。在下基层视察之时,有时候基层领导准备的食物没有肉食,朱老总的随从偶会有情绪。朱德在察觉后,便批评他们说,现在经济环境不好,这些食物在基层已经算是难得的美味了。现在还有红薯和窝头吃,比我们当年抗战时期已经好太多了。粗茶淡饭,吃饱就行了,既不知道过去的艰苦,也感受不到今天的幸福。“这是一种最危险的现象”,随从也被朱德说得羞愧难当,从此再没抱怨过了。而每次在基层视察后,朱德也会给当地支付伙食费用,从不铺张浪费。朱德老总曾说“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朱老总家里,每月的开支都记载的非常细致清楚,还经常带孩子们到地里进行劳动,他说:“你们是劳动人民的子弟,不艰苦奋斗,未来怎么能够为人民服务呢?”

1976年,朱德在病危时把子女叫到身边交代后事,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遗产分配的问题。把两万多元的存款作为党费上缴党组织,这笔钱一部分是平时攒下的工资,还有一部分是版税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留给子孙后代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朱老总的女儿朱敏说:“在他老人家看来,无产阶级根本不存在继承遗产的问题。即使有什么可以继承,那也是革命传统、情怀、革命意志和真理。”。朱德唯一留给子女的是自己收藏的一些书籍,饱含着朱德对子女的期待和勉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曾说:朱德是“人民的光荣”。建国后,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低调、谦逊的风格,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朱老总从55年授衔开始直到去世,21年也从未领过元帅工资,

朱德的一生无疑是光辉的一生,他不仅在战争年代做出了卓越贡献,更在和平时期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理想。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