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等政要提出逮捕令申请,理由是在加沙违反国际法和犯下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在以色列、美国、英国和意大利明确反对这一行动之际,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和斯洛文尼亚均对国际刑事法院表示了支持,而德国在表示“尊重”的同时,还以“将以色列与哈马斯对等起来”为由,对逮捕令提出了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以冲突的根源在于双方长期的领土争端和民族矛盾,此轮巴以冲突在给对抗双方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分裂与对抗。冲突伊始,美国坚定地站在以色列的一边,但随着冲突的持续升级,特别是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造成附带平民伤亡人数的持续增加,拜登政府曾多要求以色列不要进攻拉法。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还指责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地带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在加沙问题上的立场陷入矛盾,其既希望保障以色列所谓的“自卫权”,避免其他盟友寒心而去,又不想让地区安全局势失控,再加上美国国内反战声浪持续高涨。拜登政府对以色列的批评声音也开始增加,但他们却拒绝采取任何措施为局势降温。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与美国开始渐行渐远。加沙冲突爆发刚开始,欧盟与美国的立场基本一致,谴责哈马斯针对以色列的袭击,强调所谓的“自卫权”,支持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军事行动。然而,随着以色列军事行动在加沙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重,特别是以色列军队轰炸加沙拉法以来,欧洲开始明确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甚至对美国一味偏袒和纵容以色列提出批评。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呼吁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且表示那里的伤亡情况和人道主义局势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法国还拒绝参加美英的“红海护航”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评论指出,美国支持以色列的内部原因是想获取财力和影响力强大的犹太利益集团的支持,而欧洲国家支持以色列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对历史上曾迫害犹太人的负罪感。因此,当以色列军事行动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越来越严重时,美国选择仅仅是口头上的“批评”,欧洲则明确反对以色列继续对巴勒斯坦进行“集体惩罚”,以及反对以色列军队继续对拉法进行军事打击。国际社会也呼吁巴以停火,但内塔尼亚胡政府却叫嚣,在彻底消灭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尽管联合国通过在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但以色列军队并未遵守协议,而是不断对加沙地带发动空袭。

目前,约有140万巴勒斯坦人在拉法躲避战火,占加沙地带人口的一半以上,若以色列地面进攻拉法,势必加剧加沙地带平民死伤和人道主义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刑事法院之前表示将对以色列高层发出逮捕令,内塔尼亚胡被曝曾不断给美国总统拜登打电话,希望美国出面阻止。以色列还发出威胁称,如果国际刑事法院发出逮捕令,便将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下手,采取可能导致该机构崩溃的报复手段。以色列媒体分析称,美国和以色列正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因为一旦国际刑事法院发出逮捕令,将是该法院首次试图追究西方,尤其是美国亲密盟友的罪责,并将严重恶化以色列的国际地位,损害美国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国际刑事法院提出的逮捕令,法国表示支持国际刑事法院,支持其独立性,支持在任何情况下打击有罪不罚的现象。比利时、澳大利亚和哥伦比亚等国持相同立场。法国媒体评论称,如果国际刑事法院发出逮捕令,就意味着其120多个缔约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权利逮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防长加兰特。对于逮捕令不安的不止是以色列高层,美国议员们也开始着急了。美国两党参议员小组立即与国际刑事法院高官举行线上会议,表达对逮捕令的担忧,并威胁对国际刑事法院进行报复。

美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则要求,美议员们向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施压。同时,约翰逊还催促拜登政府保住以色列总统,不然逮捕令就会落到我们的身上。俗话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拜登政府在巴以冲突中的双重标准,已经损害了美国的国家信誉和影响力,并正在引发反噬效应。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前美国和以色列高层所面临局面,或许是对这句古训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