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年代。

于青黄交接之处,处颠沛流离之时。这个时期的中国,岌岌可危;这个时代的人们,惊才艳艳。既有保家卫国的铿锵之气,亦有柔肠婉转的脉脉之情。

这便是民国——那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奋战沙场的英雄,我更钟情于那些风华绝代的女子,生于民国的她们是这危危乱世之中最绚丽的风景。

谈到这些女子,有三个人是怎样都绕不开的,她们的存在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这三个人便是: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就让我们来了解属于宋氏姐妹的故事吧。

其实,在宋氏姐妹中,颇受瞩目的是两个妹妹,宋庆龄与宋美龄,她们不但有着传奇的经历,两人的关系更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世人都说宋氏姐妹关系破裂,反目成仇,甚至就连宋庆龄弥留之际时,身为妹妹的宋美龄都拒绝了她见最后一面的请求,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这其中的故事和渊源还要从头说起……

倘若一家中,有一人达官显贵,便称得上光耀门楣,可是宋氏一门三姐妹,个个出类拔萃,她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特别的成就和归宿。

大姐宋霭龄自小聪慧好学,她在15岁那年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前往美国留学的女性。她深爱小提琴,精通五种语言,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她却不爱美,在众多同龄女生中,她含蓄持重,不苟言笑,显得格格不入。或许那时候小小年纪的她就已经明白,真正的优秀不在于外表多么美丽华贵,而是内心深处的涵养和学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学期间,她曾跟随姨父前往白宫参加罗斯福举办的宴会,面对这些只有在报纸上才能见到的大人物,宋霭龄不卑不亢,谈吐之间已然初露锋芒,当时便有人认为这个女孩未来的成就必然不凡。

宋霭龄是个十分精明而理智的人,她明白弱肉强食才是这个世道的生存法则,她看得透看似平静局势下汹涌的惊涛骇浪,她懂得什么时候努力抓住自己渴望的东西。

回国后的她在父亲的介绍下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任职期间,她展现了惊人能力和才干,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她虽辅佐孙中山但并不想涉及党争,因为她的志向不在权势,而在财富。所以当她遇到孔祥熙时,立马就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联姻。

她本想婚后两人互不干涉,过着相敬如宾的日子就好,但出乎意料的是,当她和孔祥熙慢慢接触,彼此了解之后,发现两人是如此的志趣相同,情意相通,每每交流,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就这样,年龄相差八岁的二人,在时光交汇之际深深相爱,不论从前如何,往后的岁月里,有我相伴。

婚后的宋霭龄辞去了原有的职位,将妹妹宋庆龄介绍给孙中山,后来又极力促成蒋介石和宋美龄成婚,可以说,宋氏姐妹后来有如此耀眼的成就,大姐在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霭龄凭借着精明的手段和丈夫的帮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疯狂敛财,不过短短几年,就将孔家变成了富可敌国的煊赫家族,同时也奠基了那个巍巍不可动摇的宋氏王朝。

没有人敢小看这个女人,不是因为她手中掌握的财富,而是因为这个女人所展现出的能力和手腕,精明果决,八面玲珑,就连当时权势极盛的蒋介石都畏她三分。

再后来,中国的局势愈加复杂,宋霭龄和丈夫带着亿万家产前往美国,避开了这血肉横飞的乱世,找了一处风景宜人的处所,安度晚年。

有人说,宋霭龄这一生,极尽天时地利人和,美满的令人嫉妒;有人说,宋霭龄大发国难财,令人不齿,遭人唾弃;还有人说,宋霭龄以一介女子之身,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令人叹服、受人敬佩。

在宋霭龄去世的时候,《纽约时报》发表了一段概括了她一生的文字:就在昨天,一位令人敬佩的、掠夺成性的女子在一片缄默的气氛中与世长辞。这是一位在金融领域有着非凡成就的女人,是世界上少有的,凭借自己的能力敛财的最富有的女人,是中国两大政权领导者的媒人,是宋氏王朝神话的缔造者。

她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宋氏三姐妹的传奇经历中,大姐虽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后世对她的关注并不是很多,最受人瞩目的还是两个妹妹,宋庆龄和宋美龄。我想,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她们的丈夫是孙中山和蒋介石。

宋庆龄出生在上海,也曾前往美国留学,宋庆龄的性格和姐姐很不同,她深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就很关心政治和时局,将家国二字放在心中。

在大学期间,她听闻辛亥革命胜利,激动万分,着笔写下《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她的喜悦,为四万万同胞摆脱了封建制度而激动、为伟大的革命迎来最终的胜利而雀跃、为中华民族终于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而欢欣鼓舞。

从那时起,宋庆龄就对孙中山——这位杰出的辛亥革命领导者产生了极大的敬佩和向往之情。大学毕业后,宋庆龄回国,经过姐姐的介绍,她成为了孙中山的秘书。

用怎样的言语来形容宋庆龄的心绪呢?

面对这个自己最尊敬,最崇拜的领袖,凝视着他坚定而明亮双眼,她明白,这个男人心中怀揣的是千里江山和家国大义,他所做的,是造福四万万同胞的伟大事业。她愿意追随他、辅佐他、爱重他,直到成功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5年秋天,宋庆龄与孙中山成婚,从此以后,两个炙热而坚定的灵魂紧紧依偎在一起,患难与共、所向披靡。

彼时他们身处日本,每隔一段时间,各个国家的革命者都会前来与他们共商大业,宋庆龄作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可以说,每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每一次攸关生死的决定,每一场牵动未来的会议之中,都有她的身影。

她心怀家国、她谦逊严谨、她温柔细心,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她是孙中山先生最强大的后盾,

1916年,宋庆龄跟随孙中山回国,投入到了献身革命的伟业中,他们南征北战,千里驰援;他们讨袁伐段,瓦解封建;他们救死扶伤,为国为民。在那些四处奔波的日子里,宋庆龄始终坚定的支持孙中山先生,两人并肩战斗,生死与共。

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担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值陈炯明叛变投敌,叛军来势汹汹,炮轰总统府,局势危已。

此时的宋庆龄凝望着孙中山,对他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说罢就在枪林弹雨中掩护孙中山先生撤退,自己则留下吸引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她从容转身面对敌军的那一刻,千军万马也为她失色,这个女人或许没有惊为天人的容颜,但她就是那样的风华绝代,此世无双。

后来,孙中山先生前往北平参加工作,那时先生的身体已经不大好了,宋庆龄跟随在旁悉心照料,那是她第一次来到北平,她没有想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带给她的记忆是那样的刻骨铭心。

1925年,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孙中山先生于北平病逝,宋庆龄同志永失所爱。对于她来说,孙中山先生是伴侣、是老师、是袍泽、是多年相伴的依靠,是心中最挚爱的人。而现在,这些都离她而去,面对尚未完成的大业,她明白,自己所能紧握的,唯有一腔孤勇。

宋庆龄带着孙中山先生的遗愿,继续在革命的前线奋战着。那时蒋汪势大,许多党派和势力都纷纷投向南京政府,但她却逆势而行,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另一条荆棘遍地的道路,因为她明白,革命之路,才是真正的光明之路、大道之路。

美国作家希恩对宋庆龄早有耳闻,一直都想亲眼领略本人的风采,一次在武汉的学术交流中,他偶遇宋庆龄女士,他看着面前的女人露出的优雅笑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中国大革命失败之际,这位非凡的女人毅然而立,将士们、领导者们、演说家们,或逃逸,或沉默,或丢盔卸甲,或卑躬屈膝,但没有被压垮,没有沉默的革命者却是孙中山先生较弱的遗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只不过是一介柔弱女子,却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扛起了振兴民族和国家的重任,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革命者应有的忠诚与伟大。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势危急,宋庆龄一力主张放弃内战,共御外敌,她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和声望,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解放战争开始,宋庆龄又为了中国的彻底解放而四处奔走,那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共产党领导者都对她敬重有加,将她看作最值得信任的袍泽和战友,时刻挂怀她的安危。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如期举行,宋庆龄端坐在主席台上,毛主席用庄重威严的声音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刻,欢呼之声响彻天际,礼乐鸣奏,万象更新,新的华章已然开启。

宋庆龄女士看着面前的热闹场景,心中不由得百感交加,她想起从前,这是她第二次来到北平,第一次来时,她失去了最热爱的同志,而这一次,她却见证了两人理想的实现。

过去数十年的一幕幕,再回首恍然如梦,她明白,自己与千千万万同胞所盼望的终于实现,纵使挚爱之人已然不在,但这盛世,如约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铮铮鸣劲骨,落落绘灵资,宋庆龄女士这一生啊,或许也曾有过少女怀春,天真烂漫的时刻,但是比起那样,她更愿意活得铿锵有力,为民族发声,为国家战斗,这是她毕生的追求。

她在荆棘之中杀出血路,她在绝境之中找寻希望,她在崖壁之巅怒然绽放,她以傲然之姿造就绝代风华,尊为国母,一生传奇。

了解了宋庆龄的经历,我们自然明白,宋庆龄与宋美龄她们二人所支持的政权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这就导致两人的关系一直被世人议论。

提起宋美龄,就想起了南京城里的法国梧桐:

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一句梧桐美,种满金陵城。

那一天,蒋介石对身边的人说:

“美龄小姐钟爱梧桐,我就要把梧桐树种满南京城。”

有人说蒋宋联姻是局势所趋,两人之间也只有利益关系,根本没有情感可言,但是情爱这种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岂是旁人能说得清的呢?

宋美龄是宋家最小的孩子,她出生时,宋氏王朝已经渐渐成形,美龄小姐一出生便备受关注,众星捧月,是真正的千金贵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生得很美,是那种少女的俏丽之美,明艳动人,顾盼生姿,让人只想把她放在心间,好好宠爱。她也爱读书,嗜书如命,写出的文章十分精彩。她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与外国人对话能够侃侃而谈,应对自如。

在众多的世家小姐里,她艳压群芳,举手投足之间皆是风采。试问在当时的青年才俊之中,有谁能够抵挡得住美龄小姐的魅力呢?

当蒋介石第一次遇到宋美龄,便被她深深吸引,自第一次见面之后,蒋介石对宋美龄展开了疯狂的攻势,每天都要给宋美龄打电话,情书和玫瑰更是不曾间断,那时的蒋介石,年轻帅气,一表人才,又会哄女孩子开心,在长久的攻势下,宋美龄渐渐心动了。

但是当时的蒋介石还不是后来那个权势滔天的委座,而是一个家世败落,创业未半的穷小子。几乎没有人看好他,包括宋氏姐妹的父母。

但是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大姐宋霭龄,她认为蒋介石未来的成就绝对不止于此,妹妹倘若嫁过去,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于是,在大姐的支持下,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后来委座势大,她也像大姐所说的那样,成为了民国第一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得到宋美龄的支持后,便更加有信心,爱美人更爱江山,国将无主,乱贼当道,对于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垂涎已久,他认为自己才是那个天选之子,而那时中国的形势让他觉得,这一切,触手可得。

作为蒋介石的爱人,宋美龄自然也和丈夫一起走向了一条不归之路。

野心,能够使人功成名就,但也能让人一败涂地。在权力傍身的日子里,宋美龄渐渐变得利欲熏心,她不再是当初那个天真浪漫的姑娘,她也没有了曾经善良的模样。

为了大肆敛财,她盗卖军火,出卖了无数保家卫国将士们的性命。

为了获取利益,金门战争时,她竟然怂恿美国将原子弹投放在中国大陆。

为了打压共产党,她视人命为草芥,在江西一带大肆杀戮,所过之处,流血漂橹,万户萧条。

表面情深仁义,为国为民,实则卑鄙无耻是她,残害百姓是她,叛国投敌的,更是她!

当姐姐宋庆龄送来家书时,她不为所动,因为在她心中,在所谓的“大道”面前,这小小的亲情,不值一提。可怜宋庆龄女士弥留之际也未能见到这个曾经疼爱的小妹。

在她心中,亲情何在?同胞何在?国家何在?唯有权力至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这一生啊,或许在她自己看来是得意至极的,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她是乱国亲美的敌人,是手染鲜血的恶人,是不容原谅的罪大恶极之人。

不知当午夜梦回之时,她可曾有过后悔,后悔认识蒋介石,后悔走上不归途,后悔变得这样面目可憎,遭人唾弃,但正如流沙逝于掌心,这一切都会随风远去,所留下的只有身后洗不清的污名。

一曲唱罢,曲终人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家的三个姐妹啊,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痴缠羁绊,恩怨纠葛,这是她们留给民国的故事。

功过也好,是非也罢,她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温柔了那段时光,惊艳了那些岁月。

倘若有朝一日,梦回民国,那些风华正茂的姑娘啊,愿你们都能找到正确的归途,活得热烈潇洒,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