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新加坡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飞行过程中遭遇严重气流颠簸,随后紧急降落在泰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该起事故已导致人员伤亡。

3分钟猛降超1800米、“有人被抛向舱顶”……高空颠簸,似乎是飞行中难以绕开的“弯”。而此次剧烈的颠簸更是引发网友关注:此次气流颠簸为何造成严重影响?飞机在哪里最常遇到气流?如何应对雷达都难以发现的“晴空颠簸”?

“有人被抛向舱顶”
气流颠簸威力有多大?

此次遭遇严重气流颠簸的SQ321航班,机上共有211名乘客和18名机组人员。

根据“FlightRadar24”航空网站的数据,这架客机从伦敦起飞后飞行了约11个小时,在已穿越安达曼海并接近泰国时,客机在短短几分钟内从约37000英尺(约合11278米)的高度急剧下降至31000英尺(约合9449米),也就是说下降了约1829米。

事故亲历者回忆惊魂时刻称:飞机突然下坠,飞机指示灯亮了,那是一种极其超现实的体验,人们随身的物品在机舱里乱飞,当时有很多人浑身颤抖,有位女士头上有一道很深的伤口,很多受伤的人都没有系上安全带。有机上乘客对媒体说,乱流导致“机上未系安全带的人被抛向舱顶”。

忽上忽下、左右摇摆,“气流如海浪、乘机如坐船”,带给乘客如此可怖感受的气流颠簸究竟是什么?

湍流也被称为“气流扰动”,由大气不规则流动引起,会对飞机飞行性能、结构载荷、飞行安全等造成影响。从颠簸的程度来看,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类。

雷暴天气、喷射气流、温度变化、上升气流等都可能造成湍流。民航人士指出,误入雷雨区后,高空中的飞机发生颠簸的应力之大可能超乎想象。客机在高空中遇到湍流或雷雨,速度越快,颠簸产生的应力就会越严重。如果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乘客,或撞到比较要害的身体部位,比如上洗手间行走,直接磕到坚硬金属物上,可能造成伤亡。

万里晴空也会发生湍流
晴空颠簸为何无法预报?

近年来,不时有航班遭遇颠簸事故见诸媒体。飞机在万里晴空中飞行为何突然发生剧烈颠簸?

中国气象局官网资料显示,晴空颠簸是出现于6000米以上的高空,且与对流云无关的大气湍流。在气象学上,湍流指的是类似局部升降、涡旋等不规则运动,它主要是大气中存在的不同方向或不同速度的风流所引起的。当这些风流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一些微小但强烈的涡旋,如果飞机恰巧飞过,这些涡旋会对其造成冲击和扰动。

“不容易被发现”“随机性很强”“消失得很快”,这是业内人士总结晴空湍流的危险点,就像在平静的海面下藏有汹涌的暗流一样。

由于晴空湍流没有任何可见的标志,比如云层或雷暴、雨雪等,飞行员在空中难以发现,因此对航空飞行的威胁较大。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统计,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商业飞机遇到的严重颠簸每年约5000起。

“实际上就是空气上下运动,造成一种急剧的湍流,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先兆,所以对机上的成员会有一些安全隐患。”中国科协航空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张聚恩解释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王亚男解释,民航部门从机体强度、操作规范、航空监控与气象预警系统等方面建立了一套针对颠簸的预防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飞机安全。然而,晴空湍流是一种较难预测和规避的大气现象,通常不含水汽,因此机载雷达无法探测到伴随急流生成的晴空颠簸。而气象预报只能粗略推测晴空颠簸可能发生的位置。

赤道或山区最常遇到气流
全球变暖导致颠簸变多?

英国飞行员协会成员、安全专家斯图尔特克拉克曾表示,飞机在飞越赤道或山区时最常陷入气流区域。“当飞机越过赤道时,有一条叫作‘热带辐合带’的天气带。随着季节的变化,它向南北移动。我过去常常从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南非。当我到达赤道地区时,总是会遇到雷暴。”

报道称,赤道地区之所以会产生气流,是因为天气炎热,南北半球的风在这里“迎面相遇”。新加坡、迈阿密、坎昆、曼谷、约翰内斯堡、香港和孟买的机场距离赤道很近。

另外一个经常发生气流的地区是山脉,例如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或比利牛斯山脉,这些山峰上空以疾风为主,被称为“山浪”。“小山丘上空也可能发生严重气流,尤其是位于机场附近的山丘。”

去年6月,英国雷丁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近几十年,飞机在飞行途中遭遇晴空颠簸的概率越来越大,这与全球变暖的气候现象密不可分。

雷丁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气候模式,以冬季跨大西洋航线为例,分析了与航空相关的湍流强度类型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综合21种晴空湍流的诊断指数,研究人员发现,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的环境下,这些指数的概率分布普遍有所增加。轻度颠簸平均增加59%,轻中度颠簸增加75%,中度颠簸增加94%,中重度颠簸增加127%,重度颠簸增加149%。

雷雨季如何选择航班?
遭遇颠簸时该如何应对?

又到雷雨季,每年6至8月都是每家机场“狠”拼准点率的时候,“今天还可以飞吗?”成了机场最常听到的话。5月11日,民航局印发2024年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总体方案,提出今年6至8月全国航班正常率不低于70%、降低长时间延误航班占比等总体目标。

此外,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制定了《2024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征求意见稿)》。对于因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导致不正常航班数占当月计划航班数比例高于6%(含),连续2个月客运航空公司当月到港航班正常率低于75%(不含)等情形,对航空公司给予处罚。

经常乘机出行的旅客,可能会有一个感受:外面晴空万里,为什么航班还是因“天气原因”不能起飞?

其实,飞机能否起飞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单就气象条件而言,不仅出发地和目的地要满足航班起飞降落的条件,航路上的天气也影响着飞机能否起飞。

当航路受雷雨天气影响无法正常使用时,飞行员通常采用航路绕飞的方式规避风险;如果绕飞申请得不到同意或批准,飞机就需要返航或者备降;当航路天气被大面积雷雨覆盖难以绕飞或始发/目的地机场预计长时间被雷雨覆盖时,出于安全角度考虑,航空公司一般会等待天气好转后再执行航班甚至取消航班。

不同机型的安全标准不同,很可能在同样的天气条件下,有的机型可以飞,而有的机型飞不了。相同机型在各航空公司规定的具体安全标准存在差异,相同天气条件下,很可能符合了A航空公司的安全标准,但不符合B航空公司的标准。

百年航空历程几乎是一段不断与气流较量的历史。那么,遭遇颠簸时该如何应对呢?

当突然遭遇颠簸时,机组会按照流程启动应急程序,作为旅客来说,应当听从乘务员的安全指令,立即系好安全带,回座位坐好,停止使用卫生间。

突发强烈颠簸时,旅客如果离座位较远,来不及回座位,那么应该立即蹲下,抓住旁边可固定的物体,如座椅护手、座椅脚柄等;如果正在使用卫生间,需要立即抓住厕所马桶旁辅助手柄。需要提醒的是,颠簸时千万不要开启行李架,以免行李砸伤旅客。

最后,附送一份乘机安全小贴士,祝愿所有旅客起落平安。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广网、央视新闻、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上观新闻、中新网、CCTV国际时讯、新加坡航空、橙柿互动、红星新闻、新京报、成都科协、南方都市报、中国气象报、北京新闻)

话题主持 记者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