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并不无辜的朱由检——农军崛起(七)

回眸明末,明朝当时真的已经是无可救药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看其它王朝那发黄的史书,我们霍然发现,真正是被农民起义所推翻的大王朝,其实只有元朝,明朝也只能算是半个。

其它大王朝基本都不是被农民起义所直接推翻,而是要么死于内部权臣篡位,要么死于外敌入侵。就连被誉为得国最正者之一的刘邦,他其实也是借了六国贵族叛乱的东风。

农民起义之所以极难推翻大王朝,是因为中国古代皇权不下乡,因此要维持王朝统治,王朝就得给予那些地头蛇——地方大族们各种优待。而农民军到了一地后,这些地方大族的利益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农民军与这些控制地方的豪族天然是敌人。

因此当形势危急时,王朝统治者给予这些地方大族自行募兵应战的权力时,他们普遍都会积极响应。农军人再多也多不过遍地的地方大族,农军被这些地方大族的武装群起围殴,基本都会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走向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其实在动员地方上,有一个其它王朝难以企及的优势——遍布各地的藩王。

这些明朝藩王可不仅仅是仅次于皇家的大财主拥有巨额的财富,他们还是明朝最大的地主。像是蜀王这类历时两百余年的藩王,天府之国最为肥沃的成都平原良田,基本被其家族占尽。因此当地农村居民大多都是其佃户,而当地豪强地主也多将田产归于蜀王府名下,以此来逃避官府课税。

而为了管理如此庞大的产业,各个王府都会豢养大量的家奴,所以这些藩王们还是明朝最大的奴隶主,其手握的精壮家奴和佃户何止百万!

因此明朝的这些藩王们手上既有钱又有人,只要打开府库给予甲胄武器,这些藩王一个个转眼间就能拉起数万人马来!而且朝廷根本不用操心军饷的问题,这些藩王自己养得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呢,明末藩王对于杀到城下的农军,基本上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有封于开封的周王朱恭枵【xiāo】,在李自成围攻开封时打开府库重金招募死士守城,这让李自成的农军两度围攻开封都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为明朝能苟延残喘到1644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明朝藩王们之所以在明末会成为农军、清军宰杀的肥羊,除了他们自己的吝啬与冷漠外,崇祯帝朱由检的所作所为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四月十一日,后金可汗皇太极在沈阳祭天称帝,正式将国号改为了清。为了向明朝通告自己建立清朝,皇太极于五月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领军再由蓟镇入关直驱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获悉清军入关的消息后,封地在南阳(河南南阳)的唐王朱聿【yù】键(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jìng】为第一代唐王)上书请求带兵勤王。在被朱由检严词回绝后,朱聿键由于担心国家有失,于是不顾藩王不掌兵的规定私自招募了千余人,亲自率领他们北上勤王。

朱聿键的所作多为虽然不符合规矩,但是他毕竟是为了国家安危着想,可是朱由检其后却严惩了朱聿键。朱聿键被逮捕圈禁在了明朝中都凤阳的宗人监狱里,直到1644年朱由检自挂东南枝,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继位建立南明小朝廷后,朱聿键才得以被释放并恢复爵位。

南明小朝廷向南下的清军投降后,朱聿键流亡福建为郑芝龙所拥戴称帝。因为其称帝后的年号为隆武,因此史称隆武帝,正是他为袁崇焕等平了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聿键是南明一帮子那个王这个帝中最想有所作为的一个,但是可惜他手下无兵,最终他被想要投降清朝的郑芝龙卖给了清军,不久便神秘地死于了清军营中。

朱聿键一腔热血为国分忧,最终却落得一个被圈禁的下场。

有了这个例子在眼前,即便是有些藩王想要有所作为,但是眼见朱聿键的下场,也就只能打消念头。今朝有酒今朝醉,藩王们窝在王府里醉生梦死,坐等农军和清军上门把自个当肥羊给宰了。

明朝在籍户口不过千万户,藩王控制的百万精壮不能为国所用,这对明朝军事潜力的打击可想有多巨大了。

就这样,朱由检一手将坐拥天下最大财富和数百万精壮的藩王们给束之高阁了,明朝的藩王们在他在世时基本都成了待宰羔羊。在朱由检之后,这些藩王们倒是一下就活跃了起来,只是已经为时已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对此喜欢用祖制来为朱由检辩解,将朱由检对朱聿键的过激反应推诿给,那所谓的朱元璋立的规矩。

前文码字的专门分析过,朱元璋是允许藩王们为国出力的,这一点从他设立塞王向北蚕食北元生存空间,并建立起了一条东起辽西西抵祁连的数千里蒙南防线,就可以看出来。

然而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以藩王造反夺取了天下,从此以后明朝帝系一脉都在朱棣一族的手中。朱棣自己造反起家,自然是担心别人也有样学样,所以他剥夺了藩王们从政从军的权利,将大明朝的藩王们全部当成了猪养。

由于明廷秉承攘外必先安内的宗旨,防备这些藩王比防备外敌更加上心,导致这些藩王最终在明末像是猪羊一般被宰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由检本来是有机会改变这一局面的,从而获得了百万生力军的支持,但是他却视藩王们为洪水猛兽,选择了自取灭亡。

现在也不知道哪冒出来的那么多所谓明粉,站在他们自诩的所谓汉族正统立场上,对于农军、清军宰杀明朝藩王大加指责。

对此码字的要强调一点,这些藩王被宰得一点也不冤枉。

为了让藩王们交出兵权,明成祖朱棣在经济上给予了藩王们特权——打破朱元璋对藩王兼并土地的禁令,允许他们兼并土地(不过,直到朱棣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时才真正实行)。

这些藩王有皇权加持,他们兼并起土地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藩王以极低的价格强行收购当地平民的田地,而明朝遍地的关卡使得居民无法离开当地去外谋生。因此被藩王们强抢了土地的平民只能给王府当佃农,耕种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成为藩王的佃农后,就不再会被记入明朝官府的名册,而是入王府的名册,其实也就是成为了王府的农奴。

藩王们对这些佃农的剥削程度令人发指,藩王们肆意评定田地的等级,所有田地一律按最好的田地收租。于是不用几年,藩王们强占田地时扔出去的那三瓜两枣,就又被藩王们以佃租的形式给夺了回去。藩王当然不会亲自去管理佃户,于是他的爪牙们利用王府的威势,对佃户们予取予求。

而且由于明廷规定,在王府名下的田产等不需纳税,而入王府名册的人员不服兵役、徭役,因此很多豪强地主纷纷将自己的产业和户籍挂靠到王府名下。这些豪强地主们利用王府的权势强夺平民财产,压榨欺辱平民,借着王府的名头坏事做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比起一般的民众,王府的佃户生活更加困苦,他们自然也更容易抛家舍业流浪四方。明末四处游荡并最终打入了北京城的流民队伍,各地王府都为其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农军之所以对藩王们大加屠戮,正是因此农军中有众多王府原来的佃户,他们在成为流民之前,都和王府有着一段血泪恩仇!

这些藩王们最后的下场,正是为两百年间他们和他们的祖先作威作福坏事干尽付出的代价!

天道好轮回,上苍饶过谁啊。

还真是应验了那句老话,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现在有些人动辄就说大明朝怎么怎么样,一副恨自己晚生了四百年没能赶上大明盛世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码字的不禁好奇,这些人到底对明朝知道多少?

在现代当个坐在家里敲键盘的人不香吗?

就这么想去明朝的朗朗乾坤下当牛做马?

穿越小说害人不浅啊。

也正是这些明朝藩王们两百多年间搜刮的田地,让清朝可以凭一个更名田就收拢了天下豪强的心。

这些藩王们搜刮了两百余年,最后却为清朝做了嫁衣裳,不知朱元璋泉下有知作何感想呢?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