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价跌得厉害,跌出了历史性拐点,这个话题因此成为了我圈子里的重要话题。

不少干部对房价非常敏感,他们都在前几年上了车。那几年的账面资产增值,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强烈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虽然工作本身毫无创新,但只要一想到自己蜗居的60平老破小又涨了一倍,大城市外地男干部就不禁骄傲地挺起了胸膛。

有位非常厉害的老领导,也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

当时,他给我打了一个比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形容房价和体制内干部心态之间的关系,令我印象深刻。

他说:

现在有些干部的心态跟炒房一样,就想通过一锤子买卖获得一劳永逸,坐等资产升值,躺等达龄退休。

但这,怎么可能呢?当所有人都想不劳而获的时候,不劳而获机会也就没有了。

那几年,地产光景很好,不少地方通过卖地发了财,相应的单位也获得了很好的绩效考评,干部口袋里的“红利”也收到了不少。

那时候大家都以为,在这样的体制内工作,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了吧!
认识一个大厂码农,在那几年跳槽考公,费了老大劲考上某市公务员。

正式入职的时候,他意气风发,用“上岸”二字形容自己人生的转变。聚会之时,言谈之中不禁流露出得意之色。

他说,自己上岸公务员之后,就等着混到50多岁退休了。在他看来,体制内就是可以躺平的地方。闲谈之时,他还给我们展示了单位食堂不要钱的午餐,三荤两素,色香味俱全,营养健康可口,引得众人羡慕。

的确,在土地经济向上发展的时代,地方财源广进,日子红红火火,干部之间当然一片和谐。

然而,一旦拐点到来,形势下转,机关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

形势是从2021年开始变化的。

楼市冲高回落之后,体制内干部的日子也开始变难。

有一个在东部某省省会工作的朋友说,21年以来,他的肉非常疼。

一是单位要他们把前段时间多发的钱退回去。

二是餐补的标准开始调整,吃饭要多交钱了。

三是未休假补助基本不让发了,除非真的因为很忙而未休假。

四是紧日子越来越紧,各类培训活动,都没有什么好日子过。管的严,吃的简单,以参观见学为名的旅游基本没有。

自己掏空六个口袋买的房子,也开始大跌。

最近这段时间,他更是非常痛苦。2024年以来,很少在19点之间下过班,周末基本都要加班,朝九晚五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只要自己有点躺平的苗头,精明的领导马上就能窥破,然后实施各种谈话大法,根本就没有躺平的可能。

更糟心的是,听说延迟退休已经板上钉钉。自己原先打算干到60岁退休,这下可能得干到65甚至70了。这可真要了命,日子一眼看不到头!

回过头来看,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体制内干部的日子,居然和房价息息相关。

不得不说,体制不能没有房地产,正如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地卖不出去,实体搞不起来,税收不上来,干部们也就没有好日子过。

对于大多数年轻干部来说,艰苦奋斗的日子还在后面,现在就幻想躺平,真是黄梁大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