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蕊

5月1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山东省科技厅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有记者提问:请问省科技厅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做法?

据悉,近年来,山东省科技厅推出了“山东好成果”、科技大市场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深化科技成果改革,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研成果加速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转化应用,加速形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遴选发布“山东好成果”。自去年7月份启动至今,已经遴选出近50项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在基础研究领域,山东大学嗅觉感知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同时,我们面向标志性产业链,遴选出40项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组织召开了3场路演对接活动,累计吸引国内外500余家高校院所、投资机构、重点企业现场参加,23万人次线上参与,达成合作意向70余项,意向投资金额达9.4亿元,有力支撑了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快建设“山东科技大市场”。为了解决供需双方对接不快、不精准的问题,省科技厅整合人才、技术、成果、设备、数据、资金、政策等各类科技创新要素,正在打造一个集成果展示、供需对接、成果评估交易、融资路演、中介服务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场化、实体化运行的科技大市场。目前,线下实体市场选址济南历下区,施工已经基本完成,并与100多家高校院所签订入驻合同,招引基金、评估、咨询机构150多家,计划5月底线上线下正式投入运行。
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建设。一方面,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布局建设了6家概念验证中心、25家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强化开放服务,加速推动科研成果的概念验证、二次开发、工艺验证和中试熟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成果转化服务,建设了27家国家级、72家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以及2家国家级、10家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技术转移人才7200多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是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遴选了33家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工作,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一季度,全省33家试点单位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额达7052.91万元,同比增长115.69%;签订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合同额5.12亿元,同比增长13.43%。省科学院研发的医药中间体频哪酮,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已经在成武晨晖环保等企业应用于生产,年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6亿元,新增利税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