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月14日,原台湾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毛人凤逝世,这位民国时期的四大特务之一也终于走到了他人生的终点。

在他病重期间,昔日的部下、老友竟无一人前来看望,甚至就连家人也很少前来。毛人凤此时58岁,本该是在政坛上还能有所突破的年纪,却提前切实体会到了什么叫晚景凄凉的感觉。

也许有人会觉得毛人凤是恶有恶报,但实际上,毛人凤只不过是做错了一次至关重要的政治选择,导致他彻底失去了蒋家人的信任。

而真正让毛人凤打心底感受到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的标志,则是蒋经国派人送到他病房的两样水果。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毛人凤看完之后竟然崩溃大哭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人凤

为何两个水果就能让毛人凤的情绪失去控制?这背后究竟又有着怎样的隐情?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其实说毛人凤看到蒋经国送来的水果之后,“崩溃大哭”的表现是不准确的,用“急火攻心”或者“一命呜呼”这样的说法其实更为妥当,因为蒋经国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在给毛人凤催命。

蒋经国这个人的从政生涯其实相当可圈可点,蒋介石应该庆幸有这么一个好儿子,不然台湾早在李登辉这种分裂分子上台执政之前,两岸关系就得出现恶化了。蒋家父子无论怎么说,起码人家始终坚守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并且最后身体力行了。

而且在蒋经国担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期间,也实行了颇有建树的经济、政治、基层建设、两岸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当他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当地民众多有闻讯痛哭者,可见蒋经国的执政方略还是得民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经国

不过政客毕竟是政客,亲民的执政方针是为了保持地区和平稳定,推进地区发展,对于政敌就自然没有了这些所谓的顾忌。

与其说毛人凤病重期间无人探望,不如从客观原因来说,是因为毛人凤自1955年国民党“七届七中全会”之后,就由于确诊肺癌的原因赴美进行治疗了,压根就不在台湾。

而他的妻子儿女又无法前往陪同,因为毛人凤身份的特殊性,大概率是要留在台湾做人质。在这种政治风向下,任谁也不会冒险前往美国看望毛人凤,能不对他落井下石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毛人凤回到台湾后,蒋经国派人送来了一个果篮。毛人凤病中日久,对于这少有的慰问,只觉新奇,再加上他听说是蒋经国送的,心里又是浮想联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奇怪的是,毛人凤发现里面只有一个橘子和一个梨,但随后毛人凤稍一细想便明白了蒋经国的用意。在浙江话里,“橘”的读音与“绝”相近,“梨”又通“离”,这是蒋经国在示意他从台湾离开。

毛人凤应该是从这一举动之中看见了自己的结局,于是心郁症结,很快就因病去世。

而这一切的缘由,还要从毛人凤开始与蒋经国“争权”开始说起。

自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毛人凤准备重新建立起新的国民党情报组织,但蒋经国其实在这之前已经先一步到达台湾,担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对自己手中的势力进行经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介民

在他的眼里,情报组织这种要紧的职位,还是要掌握在他们自家人的手中为妥,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非常时期自然要用非常手段。所以他听从了郑介民的意见,利用开办训练班的办法抽调“中统”与“军统”两局的干部,以混编的方式削弱毛人凤手中的势力。

毛人凤对蒋经国的这一行为十分不满,并且还在国民党的中常委会上宣称“情报工作是很专业的东西,外行最好别来插手”,意图很明显,就是对蒋经国此前的种种做法表示不满。

对这一做法,无论如何评价都只能说是愚蠢。

偷鸡不成蚀把米

按理来说毛人凤能顺利接任戴笠在军统的位置,不可能无法洞悉蒋介石想让儿子接班的想法,这时候与蒋经国发生争执无异于以卵击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翔之

之后,蒋经国开始想办法从毛人凤身边的人下手,准备挖他的墙角。于是,他拉拢了保密局二处处长叶翔之,想要逐步削弱毛人凤的势力。

可毛人凤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知道这一情报后,暗中搜集叶翔之收受170根金条的贪污证据,准备先行一步在蒋介石面前干掉叶翔之。

叶翔之闻讯后十分害怕,于是向蒋经国求情,蒋经国则是让他放宽心,蒋介石那里有他去说情,相信最后不会为难他的。

果然不出蒋经国所料,蒋介石本来就有意栽培自己的这位声名颇高的长子,看到他亲自来说明情况,也就将叶翔之的罪状一并揭过了,这也是一个给蒋经国培植班底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笠

在这之后,毛人凤送来了叶翔之的材料,正当他满心欢喜的以为蒋介石会对叶翔之进行严肃处理的时候,却遭到了蒋介石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说他不分青红皂白诬陷好人。这下可算是让毛人凤明白,这位蒋家的“太子爷”的确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毛人凤毕竟不是戴笠,他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尽管他对于蒋介石的态度一再的恭敬忍让,这也许是他的性格使然,但他终究无法像戴笠那样站在蒋介石的身侧,既是能力方面的缺陷,也是性格上的缺陷,他是戴笠在军统局的继任者,却永远无法成为戴笠。

而他在处理与蒋经国的权力倾轧问题中,丝毫没有顾及蒋经国与蒋介石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父子,也没有认识到蒋介石此时的目标,已经逐渐从“反攻大陆”,变成了在台湾地区永久稳固他“蒋家王朝”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经国(右)

在蒋介石的计划里,蒋经国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即便毛人凤最终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等到蒋介石百年之后,蒋介石早已通过各种铺垫扶持蒋经国上位,1969年的“党政革新”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更别说毛人凤曾经还是蒋经国政治上的对手,他上台之后第一个清算的肯定就是毛人凤。所以毛人凤此举无论成功与否,不是当下直接身败名裂,就是十几年后晚节不保,因为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欠债还钱,当然也是天经地义的。

后来,毛人凤也清楚的认识到,如果自己不立下大功恐怕是再也无法翻身了,于是他精心策划了暗杀周总理的计划,选择在周总理即将乘坐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上,安放定时炸弹。好在周总理吉人自有天相,临时更改了行程,这才没有让国民党的阴谋得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不仅如此,事后相关部门追查下来,发现一切线索都指向蒋介石的台湾当局,蒋介石盛怒之下,对毛人凤的态度彻底转变,毛人凤自此再无翻盘的可能性。

迷失初心的结局

虽然毛人凤的下场如此凄凉,不过在民国四大特务里,毛人凤的下场还不算是最差的。

毛人凤,原名毛善余,1898年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市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毛善余在兄弟姐妹中中排行第五,6岁进入当地乡塾念书,由于他自幼身体孱弱再加上家境不显,在塾中向来是属于那种寡言少语的内向性格,为的就是尽量不招惹事端,少给家里添麻烦。

1911年,13岁的毛善余考进了江山县文溪高等小学堂,而他在这里认识的一个人,将会在未来的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人生走向,甚至成为他这辈子都在学习、追赶的“楷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

这个人叫戴笠,他是蒋介石未来最为倚重的部下之一,素有“蒋介石的佩剑”、“军统教父”之称,其重要程度已经到了周总理曾经是这样评价戴笠的:“如果蒋介石身边没有戴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起码提前10年胜利。”

虽然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的嫌疑,但这也侧面印证了戴笠的工作内容,的确对于蒋介石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段学习生涯中,毛善余与学长戴笠成为了朋友,辛亥革命爆发时,毛善余参与了戴笠组织的“青年会”。此时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让这个青年人再次陷入了迷茫,他成功跳级毕业后,将名字改为毛人凤,希望自己的运气可以随名字一样发生改变。

不过毛人凤的运气并未立竿见影的发生变化,1925年春,国民革命开始席卷整个中国,毛人凤决定投笔从戎,考入黄埔潮州分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笠

但毛人凤没有想到,他孱弱的身体成了压垮他梦想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未能适应军校里艰苦的训练生活,适逢他父亲病逝,毛人凤只得回到家乡奔丧。此后,毛人凤并未重返军校,而是找了一份文职工作,在各地辗转,做了整整8年。

这8年里,毛人凤心中的那份报国梦想几乎就要熄灭,但此时,他的那位学长想起了他。1934年,毛人凤应戴笠之召前往南京后,被派往浙江警官学校,担任上尉军衔的政治特派员,从此毛人凤走上了他的政治生涯。

毛人凤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夜以继日的勤奋工作,只为了赢得戴笠对他的信任。戴笠并没有辜负自己的这位学弟,第二年,毛人凤就升任了少校军衔,自此开始他平步青云的升迁之路。同年,毛人凤因去西北负责工作,又升任中校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的9年,即1935-1944年,毛人凤一直在戴笠身边充当他的左膀右臂,在军统期间协助诛杀了一大批间谍、汉奸以及蒋介石的政敌。

戴笠死后,军统局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但当时保密局内部派系林立,即便是扎根多年的毛人凤也无法立刻将其整合,只能保持着类似于“三足鼎立”的形式。

1948年,毛人凤终于当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局长之位,但国民党已经接近强弩之末,失败的命运即将等待着整个国民党。

但蒋介石依然不死心,指示毛人凤继续进行破坏活动。包括杀害杨虎城将军全家、大坪剧场惨案、渣滓洞大屠杀等,都是毛人凤的手笔。毛人凤还让人用炸药,将重庆地区诸多重工业场所破坏殆尽,给新中国重庆地区的恢复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比起汉奸张士群的被鬼子毒杀、戴笠的飞机失事,毛人凤最后能死在病床上或许已经是他最大的福报了。

看完这段有关毛人凤晚年病重的往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