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人虽然爱说大话,喜欢撂狠话,但与宿敌以色列的生死较量还是有一些智慧,以及超强的战略忍耐性的,让敌人有点无可奈何,在战略上的博弈,拥有了一张令犹太人恐惧的王牌。

以色列几十次空袭驻叙利亚的伊朗军队与军事目标,给伊朗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但伊朗几乎从来打不还手,不军事反击以色列,甚至都没有跟以色列打嘴仗,历史都是三缄其口,保持沉默,不太符合伊朗人的秉性。

难道是伊朗被以色列打怕了,认怂了?绝对不是,伊朗对宿敌以色列如此罕见如此卑微地忍气吞声,被动挨打,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伊朗的战略决定的。

在40年的敌对与较量中,伊朗实际上是被以色列压着打的,处于劣势,居于下风,在整体战略上,伊朗对以色列采取了战略守势与战略忍耐——只要以色列没有光明正大地军事打击伊朗的本土,伊朗就不会跟以色列爆发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伊朗不会甘心老是被以色列压着打的,不会坐以待毙。2011年,叙利亚爆发了内战,伊朗不仅看到了突围的希望,还抓住了良机,果断地向叙利亚派兵,参加内战与反恐战争,在帮助巴沙尔稳固政权,收复失地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伊朗军队获得了驻扎在叙利亚的合法的权力,并且是什叶派走廊初具成型,扩大了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提高了伊朗本土的国家安全系数。

伊朗不仅在叙利亚派驻了8万大军,还在叙利亚修建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几十个导弹发射基地,还通过叙利亚通道向自己的小弟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偷运导弹、火箭弹及其他武器,增强真主党武装的战斗力。

伊朗在叙利亚驻军、修建导弹基地、武装真主党武装,是一种主动出击的战略,对宿敌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与死亡存亡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使犹太人每一天每一夜都生活在伊朗的导弹的威胁之下。

伊朗对以色列在总体战略上采取战略守势、战略忍耐,但在局部战略上又是主动出击,一举扭转伊朗与以色列的较量中的劣势,从而对以色列掌握了战略主动,甚至是战争主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切实笼罩在驻叙利亚的伊朗军队与导弹的威慑阴影下,表面上一如既往地强硬、强势,但内心的恐惧犹如波涛般激荡。犹太人为了剪除驻叙利亚伊朗军队与弹道的巨大威胁,在美国、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在俄罗斯的不干涉的态势下,近几年来,几十次空袭驻叙利亚的伊朗军队与军事基地,给伊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还不到战略摊牌的时候,即伊朗与以色列的全面战争,伊朗面对以色列接二连三的轰炸,采取了不对抗,不反击,保持战略忍耐的态度——你炸我,我就继续运输导弹到叙利亚,看谁笑到最后。

以色列几十次对驻叙利亚的伊朗军队与军事目标狂轰滥炸,看似占据上风,实际上是一种战略被动的绝地反击。叙利亚的伊朗军队与军事目标被以色列轰炸得人仰马翻,看似非常被动,极为狼狈,但本质上占据了战略主动——只要伊朗军队一直驻扎在叙利亚,以色列的国家安全的罩门就一直被伊朗拿捏着。所以,伊朗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绝不从叙利亚撤军。

面对以色列的频繁轰炸,伊朗除了保持战略耐心外,就是得想方设法提高驻叙利亚军队的防空能力,减少损失,保持对以色列足够强大的战略威慑,以及日后战争爆发后的战略主动权,这关系着伊朗的本土安全、政权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