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主席在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杭州的专列。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成立,主席一职仍然由毛主席担任。为了制定好这一国家的根本大法,毛主席认为必须要亲自到各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才能得出结论。

专列长驱南下,过山东、江苏二省,直抵浙江,终于看见了此行目的地,杭州。按理说,毛主席自北京亲至,当地的官员政要总得去迎接一下,不然从情理上来说不合规矩。

但当毛主席到达车站后,环视一圈,却没有看见杭州市的“一把手”,市委书记兼市长江华同志,于是便开口问道:“江华去哪了?怎么没看见他过来?”

众人纷纷摇头,仿佛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一把手”江华,为什么要在毛主席来的这天不和主席见面,硬是要“摆架子”。

那么江华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他真的是为了在毛主席面前“摆架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华

重新洗牌

江华与毛主席这桩误会的背后,实际上所牵连出来的,则是当时有关党内的一件大案。

就在毛主席到达杭州时,没有第一时间看见身为杭州市“一把手”的江华,这时立刻就有一些人在旁边起哄:

“某些人怎么今天这种时候都不在场。”

“胆子真大啊,这个江华,难不成还要主席亲自去请他不成?”

一时间现场的气氛顿时有些凝滞,外围的一些干部甚至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听到这些流言蜚语之后,毛主席第一时间也并未动怒,而是笑呵呵的给江华打着圆场:“都少说两句,江华同志应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耽搁了,我们继续今天的行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既然毛主席都发话了,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简单的与现场的领导干部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毛主席就直接去了当地给他准备的住所。

刚坐下没多久,毛主席就喊来了罗瑞卿,拍了拍他的肩膀:“瑞卿啊,你去给我问问,江华去哪了,让他去刘庄找我。”说完毛主席就跟着几个老干部径直去了刘庄。

罗瑞卿一时间没明白的主席的意思,但今天主席没有在现场见到“一把手”江华,的确也让他十分匪夷所思,在他的印象里,江华这个人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莫非是背后有什么其他的隐情吗?

未做他想,罗瑞卿很快就要到了江华的联系方式,直接一个电话就打了过去:“江华,你去哪了,毛主席现在就在刘庄等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

电话的另一头,江华则是一头雾水:“主席在刘庄?他什么时候来的杭州,我怎么不知道?我根本就没有收到中央的通知啊。”

“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知道?算了,你还是赶紧动身去刘庄吧,别让主席等急了。”挂断电话后,罗瑞卿的表情也凝重了起来,市委书记怎么会没有收到中央的通知。还有那些在车站明目张胆“窃窃私语”的人,很难想象这一连串的事情背后有什么隐情。

江华想想也是,立刻派人开车送自己去刘庄。到了地方,江华三步并作两步的就朝着毛主席所在的院子里跑,结果一进院子,毛主席正跟两个老干部坐那码着牌呢,三缺一,看样子是在等人来打麻将。

“江华,你好大的架子呦,见你一面有这么难?”毛主席一见面就打趣江华,搞得江华一时间有些拘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这是我工作上的失误,这么大的事情我居然不知道,回去之后我一定好好反省。”

“反省的话就不必说了,先坐下,我们三个等你好一会啦,待会你可不准点我的炮!”

在进行了几次娱乐向的牌局后,江华终于在饭局上明白了毛主席此行的目的,他是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而来。他认为杭州市这里的情况应该有着他想要的素材,同时,他也隐隐的感觉到,此时不仅仅是杭州,乃至全国可能都出现了一些不自然的“阴影”。

这时,罗瑞卿自门外走了进来,毛主席看见罗瑞卿来了,也很高兴,立刻招呼边上的同志再添一副碗筷:“我还在想你去哪了,来,先坐下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

没想到罗瑞卿带来了一个大消息:“主席,我知道江华今天为什么没来接您了。”

“谁在背后捣鬼?”

“是高岗。”

牵出大案

毛主席在知晓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很快就给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江华在一旁也算是茅塞顿开。

罗瑞卿在通知完江华之后,对于江华一无所知的表现也感到十分好奇,于是他便多留了一个心眼,联系了一些部门,让他们去调查一下毛主席抵达杭州的消息,中央里是谁负责发出的。

这样顺藤摸瓜下去,很快就给罗瑞卿抓到了马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岗

“主席,是高岗利用职务之便,扣下了本应该发给江华的消息。另外,我推测杭州的这些官员里也有他的耳目。”罗瑞卿的报告言简意赅,将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猜想说的很清楚。

“嗯,先不管他,现在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先晾他一晾。吃过饭,你把这个事情报告给恩来,让他拿个主意。”

自此,周总理也对高岗留了一个心眼,后面高岗跳出来反对周总理和刘少奇的工作时,周总理心里自然是门清。

高岗的这次离间计,仅仅是他所有计划里微不足道的一步,他通过在党内的威望和人脉,意图离间地方大员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间隙,最终互相猜忌,达到他分化党内权力、收归自己所有的这一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饶漱石

这就是建国初期最有名的党内恶性事件之一,即“高、饶事件”。高岗和饶漱石二人意图通过党内对于某些事情的不同看法,将其夸张、放大,以此达到挑拨离间的效果,想要分裂党、分裂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关系。

江华之所以在这次事件中被高岗盯上,则是因为他之前与高岗有一点过节,所以高岗几乎没有做什么考虑,在得知毛主席即将前往杭州时,便想到了这个办法来对他进行打击报复。

而高岗和饶漱石敢于在建国初期就如此胆大包天,实在是因为这二人的地位非同一般。

高岗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是东北局的重要军政干部之一,建国后更是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3年调往中央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饶漱石在解放战争时期,可以说是华东野战军的后勤最有力的保障,可以说,没有饶漱石协助陈毅、粟裕镇住华野,就没有后来淮海战役的大胜仗。建国后饶漱石即出任第三野战军政委,1953年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和中共中央副秘书长。

在1953年下半年,高岗找到了邓公、陈云,想拉拢他们一同打倒刘少奇,但邓公、陈云转头就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中央。1954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四中全会上,对于高岗和饶漱石之前提出的方针进行了讨论,并一致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决议》在未曾指名道姓的情况下,批评了高岗和饶漱石的行为,但二人始终不曾悔改。

1955年3月,高岗和饶漱石被开除党籍,并且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十分严肃的处理。同时,这也是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少有的继续维持原判的案件,可见其性质之恶劣、情节之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岗、饶漱石

战斗从始至终

而江华之所以能如此受到毛主席的保护与信任,除了毛主席本身的性格使然外,江华本身的革命历程也是十分重要的。

江华,瑶族,本名虞上聪,1907年8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江华县一个穷困的农民家庭,自幼向往读书生活,认为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现状,但囿于经济状况,在15岁以后家里才同意他自己挣钱上学。

18岁那年,江华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冬天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接连担任多个工会的要职。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江华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化名黄琳担任中共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员,并且在周边县委参与过重要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华

1928年11月,江华调往红四军工作,是红军队伍初创时期的军政工作领导人之一。参加了井冈山三次“反围剿”,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十余次战斗后,在次年6月担任福建省军委常委,年底赴上海参加中央军委军事训练班学习。

1930年春,江华改名黄春圃回到红军里工作,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广昌战役后,受到了“左”倾错误路线的打击,被撤销职务。之后,江华随同红三军团长征,直到遵义会议前夕才恢复工作。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江华奉命率本部兵马进驻延安,并进入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江华在山东地区的敌后抗日战场历任要职,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1939年推出了为期4个月的整军运动,大大提高了八路军武装的整体素质。后来这些方法被其他抗日根据地广泛的传播学习,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颇有成效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鲁中军区工作时,江华还根据敌后斗争的实践要点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鲁中根据地形势复杂,必须要存在一支能打硬仗的主力部队,否则无法应对许多突发情况。

第二,鲁中地区经济困难,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抗战要求,请中央或地方适当给予有效支持。

第三,在对反顽自卫斗争时,希望中央允许自己能够予以还击,甚至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出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

这三条后来基本上都没有被同意,江华还因为第三点被人诟病。但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毅在发表关于对反顽自卫斗争系列话题时,对此前江华所提出的相关意见与观点都表示了肯定的态度。

解放战争时期,江华出任辽东省委第二书记、军区第二政委,协助陈云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包括坚持南满斗争、大力推进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

1948年5月,江华调任中共安东省委书记、安东军区政治委员,他带领农民和工人积极组织生产、恢复工农业,向东北前线输送许多人力物力,为最终东北野战军一扫东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国前夕,江华赴杭州担任市委书记兼市长,兼任杭州市警备司令与政委,是杭州市名副其实的军政“一把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由于他做事公正,一丝不苟,当地的官员对他是又敬又怕,在得到了高岗等人的支持后,这种压力得到了报复性的反弹,所以才出现了1953年毛主席来到杭州,却无人通知他的奇怪景象。

浩劫时期,江华仍旧遭到了反革命集团的迫害,1975年1月恢复工作,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上,江华仍旧当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一职,并于1980年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主持了对林彪、江青集团的审判工作。

1999年12月24日10时08分,江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

江华同志的一生,是清正廉洁、刚毅坚定的一生,他在战争年代勇于斗争,在和平年代始终坚守本心,是我党不可多得的杰出领导人,向江华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看完这段有关毛主席到杭州视察,最高法院院长江华没有到场迎接的往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