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最为特殊的地方不是政教合一的体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也是政教合一),而是拥有一个半领导人,即一元半的领导体系:一个领导就是最高领袖,他才是国家的真正的一把手;半个领导则是民选的政府总统,只是国家的二把手,或者称为最高领袖的政务最高执行官更贴切,类似于企业的CEO的角色。

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史上最高级别的制裁与史上最高级别的军事极限施压,频频对外发生的不仅有伊朗总统鲁哈尼、外交部长扎里夫、革命卫队的将领,还有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作为伊朗的最高统治者、决策者,他对美伊局势、欧伊关系、伊核协议等重要议题发表看法,曝光于国际媒体,逐渐褪去了神秘的面纱。

您或许跟许多吃瓜群众一样都很好奇:伊朗最高领袖为何都没出国访问?为何从来都不敢出国?主要原因有三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霍梅尼1979年领导了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世俗化的王国体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体,即神权领导下的议会制国家。霍梅尼作为伊朗最高级别的神职人员,没有直接出任政府总统,而是发明了确立了作为神权监护者的政治制度,在宪法里规定所有的政治决定必须获得神权监护者(最高领袖)的批准才具有合法性,民选的总统只有得到最高领袖的首肯才有合法性,才能宣誓就职。

神权监护者(最高领袖)是终身制,跟国王一样,没有任期的限制,而伊朗总统则是有着明确的任期规定,一届4年,可以连任2届干满8年。连任2届后,隔届还可以竞选、担任总统。伊朗前总统内贾德2005年-2013年干满8年总统,2017年再次报名竞选总统(竞选资格被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下令取消)。

民选总统是政府的最高代表(类似于企业法人代表),接受议会监督,如果最高领袖对总统极为不满意,想开除对方,议会可以通过弹劾方式迫使总统下台,另选新总统。议会的幕后控制者是最高领袖。简而言之,在伊朗是铁打的神权监护者(最高领袖),流水的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伊朗,神权监护者(最高领袖)是代表安*拉统治万民的,是监护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最高领袖并不是直接统治万民,而是用间接的方式,因此需要有一个执行机构,以及最高执行官来执行、落实最高领袖的决策,这个执行机构就是民选政府,而总统则作为政府的代表属于最高领袖的首席执行官,在最高领袖的领导下治理国家。

最高领袖与总统的角色决定了分工的不同,出国访问不在最高领袖的角色里面。

2、最高领袖虽然是伊朗的最高决策者、一把手,但身份依然是最高级别的神职人员,而不是最高级别的政府成员,总统才是。最高领袖虽然拥有最高权力,但政府的代表是总统,总统代表政府出国访问才符合宪法的规定。

最高领袖即使出国访问,也是以最高神职人员的身份,而不是伊朗的一把手的身份进行的,会晤的对象是宗教界认识,访问的议题也是宗教领域的,如果以政府代表的身份出国访问,谈论的是宗教外的议题,就显得不那么名正言顺了。

今年5月22日,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德黑兰对几百名青年学生发表演讲时,公开批评鲁哈尼总统、扎里夫外长对伊核协议过度迷恋,对美国不够强硬,对欧盟过度幻想,他认为伊核协议本身就有问题,不可能会得到真正的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批评完之后,他解释道:最高领袖不应该直接介入行政事务,除非伊朗伊斯兰革命遭遇威胁。所以,最高领袖作为伊朗的神权监护者,而不是政府的代表,是不会代表政府去外国访问的。

3、伊朗最高领袖不出国访问并不是担心到了国外被暗杀,或者国内发生动乱被夺权,无论是霍梅尼,还是哈梅内伊,他们的权力深入伊朗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没有人敢发动政变夺权,也不会成功的(除非国家陷入巨大的动荡或分裂)。

最高领袖不出国访问的另一个原因是霍梅尼形成了最高领袖不出国访问的惯例,哈梅内伊作为霍梅尼的继承者,自然也继承了这个惯例。如果最高领袖也像总统、外交部长那样频频出国访问,那总统、外交部长等政府官员岂不成了形同虚设。

对于伊朗的最高领袖,最重要的是里子——掌控国家的最高权力,发号施令,至于面子上的事情——抛头露面之类的,就让总统、外交部长等政府代表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