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被软禁了8年之久的郑维山将军,终于结束了自己的这段境遇。自他1971年5月不服中央的处理意见,因一时之气说了几句硬话开始,就在原地一直兜兜转转,已经无端消磨了许多的时光。

郑维山将军立场坚定、作风优良、英勇善战,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将军是著名的开国上将,也是毛主席的心腹爱将,而郑维山不过中将军衔,却能在毛主席的口中和许世友相提并论,其中的含金量自然无需多言。

除此之外,郑维山还是徐向前元帅在红四方面军时期的老部下。在恢复自由之后,郑维山立刻就想着去见一见老首长。可出人意料的是,徐帅竟然拒绝了他的来访。据传徐帅听到是郑维山来访后,沉默片刻后说出了一句话:“还是不见了吧!”

那么郑维山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软禁了八年?徐帅又为何不愿见自己这位老下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受攻讦

郑维山15岁参加红军,算得上是戎马一生,但这也铸就了他宁折不弯的气节,以及直言不讳的性格,但是“过刚易折”的道理,却没有人教给他。

1955年授衔仪式上,郑维山被授予中将军衔之后,即刻就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与就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成武上将一同赴任。此后一直到1971年,郑维山都作为北京军区的副司令员、司令员活跃在军区指挥岗上。

1966年后,以林彪、江青为首的反党反革命集团分子,开始借着革命的名义对党内许多同志进行攻讦,与其作对的党内成员基本上都被打倒,或者被各种途径的传播渠道逐渐污名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的一切,郑维山都看在眼里,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退缩过,仍旧在不断坚持与反革命集团进行抗争。

1971年5月,林彪、江青方面找郑维山谈话,说是跟他聊一聊有关他的一些“历史问题”,明面上是要让他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错误”,实际上则是想借此机会将手伸进北京军区,逐渐强化他们手中的权力,因为他们料准郑维山是个直来直去的性格,一定会与他们发生冲突。

当然,他们成功了,郑维山将军认为他们这些举动就是在“乱弹琴”,所以压根就没放在心上,乃至于根本不屑一顾。结果就是郑维山将军被诬陷为参与到了所谓的“华北山头主义”中,并且遭到了长期的软禁,还被下放到农场里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反革命集团的险恶用心最终也没有得逞,接任郑维山北京军区司令员的人是李德生将军,最终在1973年12月的八大军区对调时,李德生的位置未有调动,这在最后粉碎“四人小组”的行动里也贡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郑维山将军因为这件事情,一直被软禁到了1978年。只能说反革命集团的问题切入角度很是刁钻,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人的确对于“山头主义”这个事情很敏感,这个方面从八大军区对调的处理意见就能看出来。

另外,再加上郑维山遭受“审查”时的态度十分强硬,以致于有关他的处理意见没怎么讨论就通过了,就这样一直持续了8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四人小组”如日中天的时候,郑维山的家属也有苦说不出,直到“四人小组”被中央粉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面的拨乱反正来临,这才为郑维山的平反迎来绝佳时机。

这年11月,郑维山的家人给聂荣臻元帅写了一封信,将郑维山的情况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聂帅在知晓这件事情后,决定让他们去北京总政治部办公室讨个说法。

但郑维山的家人还不知道,聂帅口中这简简单单的“讨个说法”,实际操作起来究竟会遇到多少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途坎坷

郑维山将军的问题是随着“四人小组”而起,但却并没有随着“四人小组”的下台而结束,他的问题与这场革命无关,而是党内由来已久的问题所致。

郑维山的家人将申请平反的资料递交到了总政治部,可总政治部的工作人员却说,郑维山在下放前的工作关系归属于北京军区方面,如果现在想要进行职务调换,最好还是通过北京军区方面。

结果到了北京军区,北京军区的同志又说,在郑维山之后换了李德生和陈锡联两任司令员,领导层也换了一茬,对于郑维山的情况不甚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郑维山的组织关系在他下放后不久,就转移到了总政。他们认为,郑维山的这个事情从根本上来说,要先处理组织关系,意思就是还是让他们回头去找总政。

郑维山的家人这下也明白了,可能因为一些不可言喻的、工作上的安排失误,导致现在总政治部和北京军区互相在这个事情上“踢皮球”

但皮球总归要有人将其按下,问题也终归需要人解决,而问题解决的最终依靠,还是郑维山离任北京军区之前为数不多的“关系”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北京军区的第二任司令员是杨勇上将,他的在任时间是1958年到1967年,在这10多年里,跟他搭伙的副司令员一直是郑维山,彼此之间工作来往的比较多,也算是比较熟悉。

而杨勇将军有一个表弟,1978年12月担任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他的名字叫胡耀邦。但郑维山与胡耀邦之间的缘分还不止于此,解放战争时期,胡耀邦就给郑维山当过政委,两人也是老搭档,所以关系也是极好。

别无他法,郑维山的家属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胡耀邦求助。胡耀邦同志得知此事后,一刻也没有耽误,直接就将总政治部和北京军区的同志拉到一起开了个会,议题主要就是研究郑维山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会议上,总政治部的同志首先提出了让郑维山先结束劳动的想法,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同。然后就是说总政治部可以和北京军区重新对郑维山进行“联合审查”,争取尽快给郑维山的事情重新定性,看看能不能早日让他回到工作岗位上来

之后的事情也很顺利,郑维山停止了劳动,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此时他已经63岁,棱角的确被抹去了许多,但他那股子不断进取的锐气依然还在,他还想为国家、为人民继续做贡献,在等待审查结果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他也相信党中央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判。

可审查进度依旧缓慢,大半年过去了,郑维山依旧不见回复,于是他又找到了胡耀邦询问情况,胡耀邦说:“你当年的问题涉及‘华北山头主义’问题,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你对国家的贡献有目共睹,相信审查组会给予你最正确的裁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胡耀邦的跟进下,总政治部和北京军区的报告可算是拟好了,就这样都花去了两个月的时间,而接下来的一道关卡就是中央军委的两位元帅:聂荣臻和徐向前。

多重考虑

报告交到聂荣臻元帅和徐向前元帅手里,经过仔细审阅之后可以发现,郑维山以往的错误基本已经被尽数查清,恢复了清白。聂帅还做出了指示:优先保障郑维山同志的生活需要,找人专门负责将他的家人接到北京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连串操作下来,跟之前的十年时光相比,郑维山其实已经过的很好了,但还达不到恢复工作的级别。时间长了,郑维山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于是他主动找到了老首长徐帅,阔别多年,既有想与徐帅叙旧的念头,也有想请徐帅帮忙,看能不能尽早恢复工作。

得知郑维山前来拜访后,却沉默了片刻,之后才叹了口气说:“唉,还是不见了吧,他的事情我还没能处理好,我怎么有脸见他呀!”

实际上,徐帅不仅仅是因为心中有些许愧疚,还因为郑维山的问题本身就涉及“山头主义”方面,他本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红四方面军最大的“山头”,在这个时间点上和郑维山见面,难免会招致某些有心之人的猜疑,总的来说,还是不见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思想都要归于毛主席此前曾明确说过:“我们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山头主义。”因为此前就有这方面原因,导致了分裂党和军队的惨痛教训,所以经历过的人对这些都很敏感。更何况郑维山之前的情况更是在敏感时期、做敏感行动、说敏感话。

1980年10月,郑维山的平反文件经聂帅和徐帅批准后,仍然没有通过,军委的意思是“有待商榷”。此时聂帅再度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让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尽快出示证明,通知下级单位,并恢复郑维山的职务

可这个过程却持续花费了两年时间,直到1982年,郑维山的问题才被彻底平反,并在之后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与党委第一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维山一生东征西战,红军时期就三爬雪山、三过草地,参加过“反围剿”战斗和西路军;抗战时期又是“百团大战”的一员;解放战争时期更是担任晋察冀野战军三纵司令员,同样也是聂帅的老部下,平津战役和太原战役中也都有他的身影。

建国后郑维山还曾奉命奔赴抗美援朝战场,1952年7月被彭老总“钦点”为20兵团代司令员,接替回国养病的杨成武,出色完成了所交付的任务。

在金城反击战中,郑维山坚持自己对于情势的判断,亲自指挥策划了足足三千人的大潜伏,并且还得胜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举措开创了现代化条件下,而且是白天条件下大规模潜伏作战的范例,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不愧是能与许世友将军南北相称的人物,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涌现的杰出英雄,生逢其时,名副其实。

看完这段有关郑维山在被软禁8年后,想见一面徐帅,却被拒绝的往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1. 《郑维山》——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 《郑维山将军》——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3. 《胡耀邦生平大事年表(1915—1989)》——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