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7月6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会谈,不顾对方的警告,于7月7日宣布了伊朗又一次退出伊核协议的最新举措——伊朗的浓缩铀丰度将伊核协议规定的3.67%提升至5%,这是7月1日伊朗宣布浓缩铀的存储量突破300公斤的上限之后的又一个威慑措施,威胁的对象依旧不是美国,而且伊核协议的欧洲签字国法国、德国、英国。

伊朗政府发言人阿里·拉比7月7日宣布,伊朗的浓缩铀丰度将在数小时后突破伊核协议规定的3.67%。同日,伊朗外交部副部长赛义德·阿巴斯·阿拉格希表示,伊朗将把铀浓缩的丰度提升到伊朗布什尔核电站运行所需的水平。几日前,伊朗的一位强硬保守派神职人员就声称伊朗将在7月7日将浓缩铀的丰度提升至5%。

今年5月8日——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一周年的日子,鲁哈尼宣布,伊朗要求伊核协议的欧洲签字国法国、德国、英国在60天内,对伊朗遭受美国的制裁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并确保伊朗的金融渠道的畅通。然而,这三个欧盟大国对伊朗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多次喊话,以及突破300公斤的浓缩铀存量的威胁手段,都没能让法国、德国、英国有任何表示,失望至极,7月3日,鲁哈尼又向法国、德国、英国发出警告,法国、德国、英国若还是对伊朗的要求无动于衷,伊朗浓缩铀丰度将突破伊核协议规定的的上限。

鲁哈尼的这个威胁发出后,法国、德国、英国接连做出了二个回应:第一个回应是英国于7月4日在海外领地直布罗陀扣押了运载着200万桶伊朗原油的超级油轮格蕾丝1号;7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打电话给伊朗总统鲁哈尼,举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会谈,当面警告鲁哈尼:伊朗采取的逐步退出的措施进一步弱化了伊核协议,伊朗要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

在与马克龙的电话会谈中,鲁哈尼称,美国的制裁是针对伊朗的全面经济战,在该地区制造更多危机。为此,他呼吁法国、德国、英国采取紧急行动,以挽救伊核协议。

马克龙在电话里没有理会鲁哈尼的呼吁,只是与鲁哈尼达成“在7月15日前探讨伊核协议各方恢复谈判的条件”这个共识,又把伊朗的胃口高高地吊了起来,延续了伊朗寄希望于法德英三国的经济补偿的幻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没有理睬伊朗关于法德英采取紧急行动挽救伊核协议的呼吁,而伊朗也没有理会法国的警告,将浓缩铀的丰富提升至5%,围绕伊核协议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但对于法国、德国、英国,包括美国,没有任何损失,而伊朗却进一步把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一次又一次的错误行动,简直是自己挖坑活埋自己。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义,丰度为3%到20%的铀-235都属于民用级浓缩铀,是核电站发电所用的低浓缩铀,离制造核武器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丰度大于90%的浓缩铀才是武器级高浓缩铀,才能制造核武器。

伊朗将浓缩铀的丰度提升到5%,对于伊朗的核电站所需的核燃料,丰度3.67%与5%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别,这样的威胁手段,对于法国、德国、英国完全没有任何的威慑力。如果伊朗宣布将浓缩铀的丰度提高到80%以上(80%-90%的丰度的铀-235为高浓缩铀),接近制造核武器的90%的丰度,这样才会震动伊核协议的欧洲签字国法国、德国、英国,对方才会认真考虑伊朗的要求——伊朗外交部副部长阿拉格希7月7日宣布伊朗突破3.67%的铀浓缩上限的同时,指责欧洲签字国法国德国英国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无论是突破浓缩铀存量300公斤的上限,还是铀浓缩的丰度提高到5%,都对伊核协议的欧洲签字国法国、德国、英国没有任何的威慑力,都不足以让这三个欧洲大国切实采取行动,兑现自己的承诺,满足伊朗的经济补偿的要求,反而制造把柄,让法国、德国、英国有了借口,公开修理、打击伊朗,甚至恢复对伊朗的制裁。

伊朗在伊核协议的博弈中一直存在着两个大问题,其一是一直对欧洲签字国法国、德国、英国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认为对方能挽救伊核协议,能拯救伊朗的岌岌可危的经济,始终不敢下决心自救,始终幻想于他救。

其二,伊朗迫使法国、德国、英国兑现自己的承诺,补偿、拯救伊朗的经济所出的招数,都是在叫牌,也就是讨价还价式的博弈,这个心理这种伎俩早就被对方识破,戳穿,才会对伊朗的要求无动于衷,才敢对伊朗的威胁置之不理。

伊朗每次出招都无法震动法国、德国、英国,反而给对方留下一堆把柄、借口修理自己,是实实在在地给自己挖坑,活埋自己。

伊朗若想冲破当前的困境,实现自救,应该摒弃幼儿园水平的叫牌式博弈,大破大立,着手去做三件事:1、退出核不扩散条约;2、效仿美国,退出伊核协议;3、派遣海军武装护送自己的油轮,使正规渠道的石油出口不至于被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