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第二天便遭到了阿拉伯联军的袭击。第一次中东战争,算得上是以色列的立国之战。以色列不仅保住了联合国划分给他们的1.52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将实控范围扩大了5000平方公里。

1967年,以色列用了6天时间,再次击败了阿拉伯联军。第三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的扩张之战。这一战中以色列从埃及手里夺取了加沙、西奈半岛,从约旦手里夺取了约旦河西岸,从叙利亚手里夺取了戈兰高地。

1964年成立的巴解,正打算借助阿拉伯联军的力量,在约旦河西岸建立巴勒斯坦,结果这一战过后,地盘没了!1967年的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巴解只能带着几十万流民,过上了流亡海外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战促谈,打输了就不是和谈了,而是求饶

1967年以后的巴解,先是带着几十万巴勒斯坦人,到约旦过日子。结果他们在这儿把约旦搞得鸡犬不宁,甚至打算灭了约旦侯赛因国王,自己当家做主。

结果在1970年,约旦国王震怒之下,灭了1万多巴解士兵,将几十万巴勒斯坦人全部赶出了约旦。

巴解没办法了啊,只好骂骂咧咧地去了隔壁的黎巴嫩。到了黎巴嫩以后,他们占了黎巴嫩南部,以此为基地占山为王,俨然不把黎巴嫩当局放在眼里。

而且巴解带着几十万阿拉伯人前来,彻底改变了黎巴嫩的人口结构,以至于掌权的基督集团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继而造成了黎巴嫩为期15年的战乱。

与此同时,巴解以黎巴嫩南部为基地,不断向以色列发起各种袭击。是不是和现在哈马斯的状况一模一样?

这可把以色列搞烦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再加上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英大使,居然被巴解的人给做掉了,这能忍?于是乎便有了第五次中东战争。

正如这次以色列对加沙发起猛攻一样,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动海陆空大军,对黎巴嫩发起突袭。巴解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7日,联合国一再要求以色列停火并撤离黎巴嫩,以色列还没发话,巴解这边居然还在提停火条件,总之就是要求巴解在黎巴嫩有一席之地。

而以色列这边也给出了自己的停火条件,那就是让巴解向黎巴嫩军队缴械,所有巴解军队,全部撤离黎巴嫩。

很明显,双方都不会答应彼此的条件,那就只能继续打了。

巴解之所以还在坚挺,主要是因为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的空军基地,还能帮他忙一把。结果进入7月以后,以军不仅炸了巴解的总部大楼,还把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一顿轰。

叙利亚扛不住压力,立马撤了。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只是看戏的态度,根本没打算出手相助。巴解一时间陷入了绝境,连最后一点谈判的资本都没了。

这个时候你再和以色列谈什么道义已经不可能了。谈判桌上从来比拼的都是实力,而不是道德高度。上个月还偷偷灭了以色列的驻英大使,这个月就濒临灭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巴解的处境,还不如现在的哈马斯

现如今的哈马斯,其实比当年的巴解要幸运一些。

很多人说加沙这地方人口密度太大,就好像是个大牢笼。其实当年的巴解,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第五次中东战争进入7月,胜负已经没有悬念了。以军集中力量,将巴解、巴勒斯坦难民等为困在了1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

此外,海上、天上,都有以色列的巡逻队,被围困起来的人,根本没法和外界取得任何联系。哈马斯至少还有地道可以钻,巴解可啥也没有啊。

围住这帮人以后,以色列也一样扬言要在众多难民中,找出巴解分子,将他们一网打尽,全部消灭。

这个时候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反对以色列的声音,自然和现在一样,都是道德谴责居多,真正出手对付以色列的基本没有。

想要从难民中找出巴解分子难度太大,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些人放下武器,和平民没什么区别。非要动手,那只能滥杀无辜了。再加上舆论谴责的压力,以色列只好放弃了彻底消灭巴解的想法。在老美的监督下,巴解这才顺利撤出了包围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以为事情结束了?巴勒斯坦难民的悲惨遭遇才刚开始

巴解撤出包围圈以后,并没有立刻离开黎巴嫩,他们根本没地方去。毕竟他们去哪里,哪里就被搞乱,谁还敢收留他们呢?

为此巴解依旧打算留在了黎巴嫩,可黎巴嫩也不想收留这帮人啊。自己好好一个中东小巴黎,被这帮人搞得稀巴烂。

最后没办法了,巴解的1.2万人,只好拆分成了8个部分,分别前往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南也门、北也门、阿尔及利亚等8个国家。

他们只有分开走,收留他们的国家,才能安心。

截至1982年9月13日,绝大多数巴解成员顺利撤走了,可巴勒斯坦难民们没人管了啊,这些人可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巴解有条件撤离,他们却没有。

为此这些难民只好继续留在黎巴嫩的难民营里过日子。相比于2007年以后的加沙人民,当时的巴勒斯坦难民才是真的惨。

1982年9月14日,黎巴嫩的新话事人杰马耶勒居然被炸身亡。这事儿再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黎巴嫩原来的权力结构是基督徒当家做主,伊斯兰信徒充当辅助。杰马耶勒便是正儿八经的基督徒。他被炸身亡,基督徒们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巴勒斯坦人。为啥呢?他们认为巴勒斯坦这帮难民当中,还有一些隐藏在难民中的巴解成员。

以色列也不是善茬啊,果断抓住这次机会,再次入侵贝鲁特西区,果然遭到了当地巴解游击队的抵抗。这下罪名坐实了,剩下的就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杀戮了。

以军坐镇难民营外,让黎巴嫩基督徒的军队进入难民营中杀戮。整整过了一夜,以军才进入难民营搜查巴解分子。

本来这事儿以色列和黎巴嫩当局完全可以私底下做,不管他们做了啥,恐怕世人都不会知道。可偏偏以军背后,还跟着一帮世界各地的记者,记者们记录下了难民营里的惨况。

一场舆论谴责再次降临,不光国际舆论谴责,以色列国内也有数十万人反对这一行径。不过以色列当局似乎很不在乎舆论,他们更愿意凭实力说话。如果道德谴责有用的话,还要飞机坦克干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德谴责无济于事,想办法建国才是根本

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巴解组织分散到了8个国家,实力严重受损。阿拉法特将总部设在了突尼斯,这里距离以色列可就远多了。

虽说以色列当时占领的巴勒斯坦全境,是以色列靠战争取胜打下来的。但巴勒斯坦数百万人口,不仅是沉重的负担,而且也不太好管理。

为此,以色列很希望跟巴解和解。以色列国内的和谈力量逐渐出现以后,巴解也看到了建国的希望了。

1973年,知道斗争没啥希望的阿拉法特,决定走和平外交的路线。他的主张是,要求以色列撤出加沙、约旦河西岸,把这里留给巴勒斯坦人建国。而且所建的,是一个世俗化的国家,毕竟一旦有了信仰加持,很多事情都不可控。

这一方案也得到了以色列主和派的认可,双方的和平谈判开始走上正轨。1988年,以色列放弃了部分加沙、约旦河西岸的势力范围,巴解的一号人物阿拉法特顺利建立了巴勒斯坦国,并且承诺放弃一切恐袭。

很多人现在指责巴解是伪军,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如果没有阿拉法特的妥协,可能至今都没有巴勒斯坦国。不管怎样,先要把国建立起来,别还把自己搞得跟部落联盟一样。

有了国家,人家再打你,那绝对就是侵略行为了。到时候国际上的援助也绝对不一样。没有国家,那就是无主之地,自然是谁实力强谁占着。

当然了,1987年成立的哈马斯,是坚持信仰主义的,他们依旧奉行伊斯兰至上,将以色列从地球上抹掉这一主张,与巴解逐渐分道扬镳。

从这个角度来说,巴勒斯坦何尝不是将鸡蛋放在了两个笼子里?一个在巴解手里,一个在哈马斯手里。无论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获胜,巴勒斯坦都能存在下去。

以色列这边,自然不希望哈马斯这个组织继续存在下去。哈马斯和巴解不同,巴解的目的是为了建国,哈马斯的目的是为了灭了以色列,换作你是以色列掌舵人,你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