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今天),

山东路-鞍山路东北象限连接匝道

正式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

山东路南向北去往杭鞍高架路、

环湾路方向实现了快速通行,

进一步改善山东路、鞍山路节点通行效率。

城市路网体系的持续优化,

将更好地支撑城市发展、

方便群众出行。

22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山东路南向北与鞍山路交界处,原本排长队等待左拐上杭鞍高架的车流不见了,众多南向北车辆在过了敦化路后,选择直接上桥走山东路,再从连接匝道转上杭鞍高架。

“非常方便,不用再去地面交通等信号灯了。”车主桑先生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新建匝道桥位于市北杭鞍高架路和山东路交汇处,全长180米,与杭鞍高架连接拼宽208米,去年9月底开工建设,历时不到8个月提前实现匝道全要素通车。

原有山东路南向北前往杭鞍高架路的车辆需通过地面辅道在鞍山路口左转,需要途经2处信号灯。

如今,相关车辆可经山东路跨线桥通过该匝道直接进入杭鞍高架路,向西通往环湾大道,高峰时段可节省10-1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龙世翔介绍说,项目位于交通密集区域,紧邻地铁4号线、8号线,在交警部门指导下,通过科学动态开展交通调流,全力降低施工对周边区域交通的影响;通过加强工序组织,饱和式投入资源要素,确保匝道按期完工。

为有效提高施工精度,降低占路影响,匝道桥全部采用钢箱梁预制工艺,总工期节约40余天;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专用涂料对墩柱、盖梁、防撞体开展外观涂装,形成保护膜,有助于抵御雨雪侵蚀,减少污染附着,增强结构耐久性;引入无缝伸缩缝技术,所使用的钢结构构件及聚氨酯弹性材料能够有效吸收新旧桥梁变形,增强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提高行车舒适度和平稳性。

青岛城发集团城市更新公司总工程师冯靖宇介绍:“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青岛城发集团秉持精细化施工理念,坚持高标准设计、智能化建造、数字化建设、精细化管控,充分发挥数字化建管经验优势,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克服新老桥体拼接、涉铁施工等重难点问题,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计划,该项目将继续高效组织施工,有序推进桥下停车场、周边道路改造等后续建设,确保相关设施年底投入使用,实现区域公交、地铁、私家车便捷高效换乘,进一步缓解周边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充分释放立体交通综合效益。山东路-鞍山路立交对于提高区域交通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从高空俯瞰,仿佛杭鞍高架挂上了一只“耳朵”。“作为市区东西快速路网的第二环,杭鞍高架与辽阳快速路、新冠高架和环湾路等主干道无缝对接,山东路鞍山路东北象限连接匝道的通车,可以进一步释放我市快速路网的快速通达能力,便利市民出行。”

下一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畅通骨干路、打通微循环”,加快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青岛城市建设品质持续提升。

来源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徐美中

编辑丨沁园 校对丨魏笑

声明:“掌上青岛”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有图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行为,请直接留言指正,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支持我们请分享 评论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