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大学的学生们呼吁消除对艾滋感染者的歧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扬州大学的学生们呼吁消除对艾滋感染者的歧视

据《环球时报》5月22日报道,中国发布了2024版《艾滋病诊疗指南》,进一步丰富了艾滋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以及实践体系,并首次提出了“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

《环球时报》从中国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获悉,今年五月初发布的最新版指南包括母婴阻断单阳家庭生育艾滋暴露前后预防和阻断等14个方面的内容。新版指南重点更新并补充了与抗病毒治疗(ART)、机会性感染、艾滋相关肿瘤、艾滋感染预防和干预相关的内容。指南首次引入了“艾滋免疫功能重建缺陷”章节,同时首次明确了艾滋病脆弱人群。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教授参与了本次指南的编写。他表示,指南的发布对于推动艾滋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提高中国艾滋诊断和治疗水平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提高艾滋的早期诊断水平,最新版指南首次明确了1,000拷贝/mL的艾滋感染核酸诊断标准,为临床判断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指南建议,无论CD4+ T淋巴细胞水平如何,艾滋感染者都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ART),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患者应在确诊后7天内迅速启动ART,或在确诊当天启动ART。新版指南首次提出了“艾滋免疫功能重建缺陷”的诊断标准和临床治疗措施,同时还首次确定了“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

艾滋病脆弱人群包括50岁以上的患者儿童孕妇晚期确诊患者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免疫功能严重抑制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µL的患者),以及有ART后免疫功能重建缺陷的患者。指南认为这些患者需要更积极地进行ART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重视多学科协作诊治。新指南还强调,艾滋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和猴痘病毒后,患重症的风险增加,应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