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这日子怕是要刻在历史的石碑上了。北约那帮子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把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压得喘不过气来。普京大帝,这位硬汉子,终于决定要给乌克兰问题来个了断,战争就这么突然地打响了。

这事儿,跟二战那会儿德国闪电战波兰有点像。战前,大家都抱着和平的幻想,觉得打仗这事儿,离咱们远着呢。可战争一开,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战争就在眼皮子底下。

俄乌这一仗,让人想起了半个世纪前的那场大战。1941年,德国军队借道白俄罗斯,直插戈梅利,然后一鼓作气打到基辅,把苏联红军的阵脚打得七零八落,一口气吃掉了近八万苏军,那可是个大胜仗。

一、德国佬撕毁条约

希特勒这人,从一个小兵爬到德国的顶峰,靠的就是那股子野心。当了德国总理,手握大权之后,他就盯上了欧洲这块肥肉,想要一口吞下。

吞并苏台德、闪电战波兰、占领法国,一路顺风顺水,尤其是轻松打败了当时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后,希特勒和纳粹的野心就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英国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德国就把目光转向了苏联。希特勒信心满满,对两国刚签的互不侵犯条约,根本不当回事,直接撕毁。

1941年6月,德国突然对苏联大举进攻,那条约成了废纸一张,德国自己也上了战车,再也下不来了。占领法国后,德国得到了法国的全部资源,工业、人力、资金,一切都太容易了,让希特勒最终把目光投向了苏联,那个曾经让拿破仑栽跟头的地方。

靠着“闪电战”这手绝活,再加上斯大林还犹豫不决,以为德国不会这么快动手,德军的进攻一开始就势如破竹,开战三天就灭了苏联的西方面军,七天就拿下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心脏,苏联在那儿下了不少功夫。明斯克一丢,苏联为了挡住德国人往乌克兰的路,就得拼命阻击。而德国那边,中部集团军群也得打通道路,配合南部集团军群的作战计划。

于是,戈梅利就成了德国人的突破口,只要占了这儿,就能把兵力源源不断地送到第聂伯河苏军背后,然后对基辅形成包围,彻底消灭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巩固战果,打开局面。

二、戈梅利之战

戈梅利是白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紧挨着乌克兰边境,以前还属于波兰,直到1939年才划给了白俄罗斯。

戈梅利离基辅就两百多公里,德国的装甲军团和机械化部队一冲,一天就能到城下。

计划里,德国人最迟会在1941年8月1日发动攻势。古德里安带了三个师,两个是坦克师,一个是机械化步兵师,都是德国的精锐。

古德里安这人,二战迷都知道,一手打造了德国的装甲军团,有“装甲之父”的美誉,最擅长用装甲集群突破和袭击,打得对手措手不及。除了古德里安的三个师,德国还派了十三个师的力量协助,由老将魏克斯指挥,保护主攻部队的侧翼安全。

苏联那边,守一线的是第21集团军,整个集团军有三个步兵军和一个装甲师,总共十个师的兵力。不过,那个装甲师在德国人眼里,根本不够看,战斗力不强。

这个第55装甲师,成立得晚,8月开战,它3月才匆匆组建,连半年时间都不到,整个部队上下都没磨合好,装备也不齐全,根本没多少战斗力。

而且,这支部队虽然叫装甲部队,但到了战场,坦克没几辆,因为这支部队是从轻坦克旅升级来的,但组建仓促,新装备没到位,那些轻型坦克大多都转给了友军部队。

真正打起来,第55装甲师只有少数轻坦克和一些摩托车,基本上就是个摩托化步兵师。这种机械化部队在亚洲战场可能无敌,但用来抵御德国,根本不够对面钢铁洪流碾压。

事实也是如此,德国的进攻很顺利,战役一打响,德国就横扫了苏联的外围防御,第21集团军下的28军也被德国包围,战局对苏联很不利。

没办法,苏军指挥官朱可夫只能想办法调兵增援,尽力保住戈梅利的防线。朱可夫亲自参与、协调并指挥戈梅利苏军防御战。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身上的担子很重,但戈梅利防线对苏联也很重要,毕竟这里是德国打通通往乌克兰的交通要道。

尽管朱可夫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军事方面的“一哥”,但由于敌我悬殊,德军又是带着从无败绩的胜利之势,苏军根本难以阻挡这种凌厉攻势。仗打到8月8日时,苏军外围已经几乎崩溃,为了保住防线,苏联只好抽调了六个师的兵力进行紧急支援,这才又勉强支撑起摇摇欲坠的防线。

可能是戈梅利防线暂时稳住了,到了14日时,苏军忽然又从戈梅利阵地抽调了一部分兵力支援其他地方,使得防线上的兵力再次减少。不仅如此,苏军又进行了临阵换帅,将防守主力21集团军划给了布良斯克方面军,也更换了指挥官。

仗打成这样,朱可夫也回天乏力,15日63军被包围,局势已经十分不妙。最终,德军在19日有了突破,少量部队打进市区附近,而苏军也只能节节败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