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鞠欣颖:第一次献血体验丨你好,志愿者系列讲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鞠欣颖:第一次献血体验丨你好,志愿者系列讲述

【前言】

为庆祝中国红十字会建会120周年,5月15日下午,南京市红十字会与四川省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的《你好,志愿者》宣讲会在成都举行。8名志愿者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真实故事,现场掌声雷动、此起彼伏,精彩的讲述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名观众。封面新闻联合四川省红十字会推出《你好,志愿者》系列讲述,通过视频和图文的形式分享8位志愿者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志愿者鞠欣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鞠欣颖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大三学生,她入学后很快就成为了一名青年志愿者,志愿者的工作是她就读生活的精彩。在普通人眼中,她讲述的精彩故事也许就是校园恬静生活的描述。在志愿者心理,一个大学生精神世界里植入的博爱就应该是这样,简单,纯真。因为所有奉献都显现着同样的博爱之光。

鞠欣颖自述

大家好,我是鞠欣颖,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是一名青年志愿者。

和刚才的长辈、前辈相比,我的讲述会显得平淡无奇,但我能保证,我所说的都是一个青年志愿者真实的所做、所想。

2021年10月是我接触志愿者的开始,因为每年的开学季都是学校各大组织招新的时候,他们的阵地是食堂门口,招法就是摆摊,支帐篷。

我记得那天下着雨,我和室友从食堂出来,就去帐篷边上凑热闹,在我心里参加社团组织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缺失会遗憾。

我和室友漫无目的的闲逛,一个身穿红马甲的学姐撑着雨伞走过来招呼我俩,她说什么,我忘了。能记住的只有她的热情,也正是因为这份热情,糊里糊涂地填了报名表,糊里糊涂的通过了招新面试,糊里糊涂的就成了青年志愿者,现在想起当时的场景,我自认为从来没有这么糊涂过。

“我要尽我所能帮助他人”,这个说法崇高而博爱,当时虽然说了,但内心觉得和我无关。

直到今天,我才体会到志愿者这个身份会带来怎样不同的人生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志愿活动比较多,比如:防艾的、衣物捐赠,急救培训等等。家长问我在学校情况的时候,我也会和他们说做志愿者的事,父母不认为这些事会影响我的学业,认为做志愿者也是一种锻炼,因为家人的支持,我参加的志愿活动更多了。

我其实很怕血,但我又是献血活动的组织者,最终鼓足勇气先暂时报个名,当时并没有打算真献血。献血活动志愿的工作很简单,引导上献血车,帮着一位血液中心的志愿者奶奶冲泡腾片。

过程中我被血液中心志愿者的宣传打动了,再看看献血车下排起长队的同学,我也想试试。在我犹豫的时候,那个志愿者奶奶问我有没有献过血?我当时很尴尬。奶奶说,她退休了,过去的几十年,她一直都有坚持无偿献血,现在做献血志愿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突然觉得奶奶不在年老瘦小,我因为自己没去献血而感动惭愧,我莫名其妙的和奶奶说等工作结束了我就去献血!”奶奶笑着说:”好、好、好。“

交接了志愿工作后,我去体检,走上献血车的一刻,我怀疑自己是否有些冲动。那个奶奶还在,我知道是自己又懦弱了,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我终于坐到了献血凳上。

看到医生拿着特别粗的针头在我手臂边上比划,我又慌了,志愿者奶奶给我递了一杯热水说:不要看针,没有想象中疼的”。我只有硬着头皮上了。针头刺入我胳膊时,只有轻微的刺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血液缓慢流入血袋中,我没有任何恐惧。我甚至在想,我的血会将会流入谁的身体。

现在我已经对献血没有任何恐惧,我还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成为志愿者。我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体无害,只是捐献过程比献血麻烦,但相对于献血,造血干细胞能更直接的挽救生命。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刚才说的所想只代表我自己,我想这不会影响其他红十字志愿者贡献的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