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咱们这么快又见面了,我们的身体很硬朗……”在丰台区太平桥街道莲花池社区养老驿站,每月都举办固定的老人生日会,街坊邻里有说不完的悄悄话,现场气氛欢乐温馨,凝聚起浓浓邻里情。

莲花池社区党委根据辖区单位多、流动人口多、公共场所多和重要交通枢纽所在地“三多一便利”的特点,努力打造“四莲服务”党建品牌,即坚持联心、联情、联动、联建服务工作法,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探索新机制,搭建新平台,激活新作用,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联心工作法”,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莲花池社区“两委一站”班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社区党委实行红色党建引领“联心”法,带着民情收集民意、矛盾调解、隐患排查,主动与街道科室、社区民警、小区物业、驻区单位走访沟通联络,为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联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现思想同频共振、工作共商共建、成效共治共享,实现一核引领、多方联心、精准服务的社区治理格局。

水口子51号院因为没有物业公司,家属院的管理出现了诸多矛盾点。在街道和社区的多次协调和沟通下,家属院组建了物管会,又引进了安能物业公司,通过修建车棚、修缮路面,彻底解决4号楼污水井堵塞等问题。今年以来,共收集民意6条,处理矛盾调解18、排查并解决隐患2处。

坚持“联情工作法”,融合资源,发挥优势

莲花池社区党委下设5个网格党支部,共有党员228名。社区党委坚持“大党委+小网格”相结合,织密“5名网格长+10名网格员+126名‘红袖标’+32名‘红色管家’”联情服务体系,形成多方联动、居民自治、多方共治、融合为一的社区治理格局,全面构建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一“网”兜起大小事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联情服务,为离心机宿舍楼引进物业公司服务;为平房区加装路灯、摄像头,开展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指导;完成八一厂南小院旱厕改造、以及美化铺路、小区楼道粉刷等民生工程。

同时,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作用,联合辖区中盐集团开展健康用盐宣传活动;搭建莲花池公园与中铁国资、安能集团共建共享平台,开展种养植等多项服务;协调国投大厦组织多场安全消防演练活动等,实现了双向奔赴、资源融合、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坚持“联动工作法”,深入实际,共同管理

为改善辖区居民居住环境,提高物业服务质量,莲花池社区党委制定“定期抽查+不固定期巡视”工作机制,督导物业公司做好辖区服务。“每周三早8:00,由社区干部、物管会主任、物业经理、楼门长、清扫员组成的抽查小组进行实地走访、现场清理、移动式办公,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形成固定制度。”据莲花池社区党委书记张海丰介绍,社区将持续对不合格的问题限期整治,确保达标,并总结成效查找不足,研究长效的治理办法,不断巩固治理成果。

在抽查时发现楼道及公共区域存在清扫不彻底问题后,由社区党委牵头,召开物业工作会,对保洁人员进行精细化培训,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即社区干部联合物业进行抽查,并将现场作业照片发至各楼门微信群内,使居民能够了解清扫进展、监督保洁效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坚持“联建工作法”,居民自治,充满活力

社区党委根据实际,在3个小区成立党员志愿队,在建设“活力太平桥、文化太平桥、幸福太平桥”的生动实践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主动参与巡逻值勤、垃圾分类、环境治理、文明劝导、邻里调解等志愿服务,把精准服务的理念送到居民“家门口”,为社区建设注入红色动能。

根据百姓多元化需求,社区升级打造“莲心”议事厅,把居民普遍关心的民生实事“放在桌面上”,推动问题解决。目前,莲花池社区已经形成了一套简易有效的家门口民主协商议事机制,由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员、楼门长、志愿者共同担任组织人,建立社区居民议事台账,由网格员及楼门长负责督办落实,并经由居民议事厅评估成效,形成了“社区事务大家评、社区管理大家议、社区决策大家定”的共商共治社区治理模式。(张海丰 张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