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毅被任命为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此后他为稳定上海的社会以及经济秩序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他在上海解放后发起了著名的“银元之战”,彻底稳定了上海的物价,打击了投机者的嚣张气焰,稳定了上海的经济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陈毅正式卸任上海市市长,此后柯庆施接替了他的职务,成为上海市第二任市长。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与上海市第二任市长柯庆施有关。柯庆施身上到底有什么故事呢?晚年他又过得怎么样呢?

柯庆施出生于1902年,安徽人,1920年,18岁的柯庆施就开始与陈独秀通信,共同探讨革命问题。在陈独秀的邀请下,不久后,柯庆施由家乡前往上海,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不过,在上海期间,柯庆施在一次拜访陈独秀时被捕,后来还是经过共产国际营救才出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狱后,柯庆施被送到莫斯科,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一次会议,并受到了列宁的接见。1922年,从莫斯科回上海后,柯庆施正式入党。大革命时期,柯庆施主要从事工人运动,大革命失败后,柯庆施回到家乡,先是在家乡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后来又到了上海,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30年,柯庆施进入红军,担任了红八军政治部主任,此后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北方局工作,担任过北方局组织部部长等职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柯庆施前往延安,担任了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延安时期,柯庆施曾经被“打倒”过,理由是柯庆施从事多年革命工作,却没有被捕入狱,因此引起别人的怀疑。好在后来这件事情水落石出,组织也恢复了柯庆施的名誉。解放战争时期,柯庆施主要在晋察冀边区从事财经工作,他还被任命为石家庄市的第一任市长,为稳定石家庄的社会秩序做了很多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柯庆施陆续担任了南京市副市长、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以及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等职务。1958年,他接替陈毅,成为上海市第二任市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柯庆施一直在上海工作,还担任了华东局第一书记等职务,实际主持华东局的日常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柯庆施担任上海市市长之前,上海的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要知道,当时上海已经是我国最发达的几个城市之一,如果上海的工业生产出现倒退,不仅会使得上海出现不利局面,更会打击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柯庆施非常重视上海存在的问题,在主持上海工作期间,他提出上海工业产品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并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全国先进的工业与科研基地。在柯庆施的指挥下,上海涌现出一批“高精尖”企业,成为那个年代高质量产品的聚集地,比如上海牌手表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1965年1月,柯庆施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总理,成为新中国的副国级干部。两个月后,柯庆施前往成都,考察三线建设情况。可惜的是,到成都后不久,柯庆施就因为出血性胰腺炎病逝,享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