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美国总统拜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美国总统拜登

美国“护短儿”内塔尼亚胡,要反向制裁国际刑事法院,欧洲国家这次不忍了,公开唱反调。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已经正式提交申请,要求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防长加兰特和三名哈马斯领导人签发逮捕令。以色列和哈马斯各打五十大板,还是体现了公平性,毕竟冲突中最倒霉的是平民。

目前,国际刑事法院是有120多个成员国,一旦逮捕令正式签发,所有成员国都有责任逮捕被通缉者。这就意味着,被通缉领导人的国际旅行将受到极大的限制。比如,作为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对象,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出访频率已经大幅下降。

图为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

更何况,无论多么位高权重,也可能有失势的一天。一旦被通缉,领导人是否能够享受退休生活就成了疑问。其继任者很可能出于打击异己的目的,把被通缉的人交出去。现在国际刑事法院就在对杜特尔特等人进行调查,虽然菲律宾已经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但现在的小马科斯政府态度暧昧不明,甚至以“重新加入”相威胁,给杜特尔特一派带来了很大威胁。

到目前为止,国际刑事法院已经办理过31个案件,签发过46个逮捕令。其中已经有21个嫌犯被拘捕,这个比例着实不低。可见,虽然没有独立的执法力量,但国际刑事法院绝不是摆设,其对领导人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

图为拜登和内塔尼亚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拜登和内塔尼亚胡

因此,说“不怕”那是假的。此前以色列方面已经很慌,要求美国向国际刑事法院施压,迫使后者中止调查。美国“护短儿”内塔尼亚胡也是再明显不过了,拜登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国际刑事法院的举措是令人“无法容忍的”,还称“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这一表态凸显了美国的“驰名双标”,尽管拜登政府也碍于国际国内压力经常批评以色列,但国际刑事法院的介入,反而给了美国一个机会,得以对外展示美以同盟的坚固。

就连特朗普也不甘示弱,其幕僚罗伯特·奥布莱恩在与内塔尼亚胡会面后表示,美国可以制裁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和法官,冻结其账户,限制其旅行和取消签证等。不过,国际刑事法院绝对有硬刚美国的勇气,以往国际刑事法院也对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行为发起过调查,其法官也不是第一次受到美国制裁了。

图为国际刑事法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国际刑事法院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多个欧洲国家已经明确表示,这次绝不惯着内塔尼亚胡。法国在第一时间就表示了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支持,持同样立场的还有德国、比利时、斯洛文尼亚等国。法国外交部的声明称,法国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独立,在任何情况下都反对逃避惩罚。

必须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介入无法中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即便有一天内塔尼亚胡下台,以色列的行动依然可能继续下去。但这至少说明,国际政治绝不是霍布斯世界,公平正义自在人心。尤其是在巴以问题上,国际社会压倒性的共识,就算美国执意“护短儿”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言,中国支持国际社会一切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的努力。只要国际刑事法院能够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而不是充当某些国家的代理人,在冲突中拉偏架,就能够获得国际社会成员的普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