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2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5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进怀介绍,预计2025年温榆河公园将全部建成并向社会开放;预计到2035年,北京市建有滨水慢行系统的河道长度将达550公里,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滨水花园城市景象将成为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水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水清岸绿的滨水空间正成为市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在花园城市建设中,北京市水务局将推出一系列新举措。今年水务部门将重点开展小月河、永引渠、南旱河、坝河、北小河等河道滨水景观治理提升,实施凉水河(永胜桥至旧宫桥段)、清河老河湾、妫水河、马草河等河道滨水慢行系统改造建设,打造更具首都特色、更加自然清新、优美宜人的河湖空间。

近年来,水务部门大力推进滨水空间开放共享,先后实施西南二环水系、清河、亮马河、万泉河等城市河段滨水慢行系统和景观提升工程,设置景观和垂钓平台,提升绿化质量,连通巡河路和周边路网,形成上下游贯穿的滨河步道,西南二环水系28.5公里滨水步道可“一走到底”。此外,还开辟多处河湖大众冰场、皮划艇等水上运动区域,开放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永定河中堤等水利工程,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朝阳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成为滨水经济新地标。预计到2035年,北京市建有滨水慢行系统的河道长度将达550公里。

杨进怀介绍,将充分利用温榆河、清河滨水空间资源,持续推进温榆河公园建设,在打造中心城东北区域滨水花园城市与生态公园新高地的同时,形成1200万立方米的滞洪区空间,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和城市韧性。温榆河公园建设区域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首都最大的“绿肺”,兼具休闲公园、动植物保育、蓄滞洪区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园一期已向社会开放,二期工程正在推进建设,预计2025年温榆河公园将全部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