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鑫坤

试想,能以古筝为乐器,给《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情节加上一段的重金属摇滚配乐;试想,能将李清照的《如梦令》作为词底,创作一曲充满中国意境的传统民谣;再试想,能用宫保鸡丁和剁椒鱼头的食谱,生成一首魔性十足的即兴说唱……如今,这些音乐创作的奇思妙想在AI技术的加持下得以成为现实。

在AI技术飞速迭代的当下,AI(即人工智能)音乐生成引发了大众对未来音乐行业发展的广泛讨论。那么,以Suno为代表的音乐大模型能否重塑音乐产业的发展格局?

AI助力音乐创作 Suno问世燃爆UGC热潮

自2023年ChatGPT等AI大模型爆火以来,UGC(用户生成内容)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诞生了诸多成果,不断打破着人们想象与现实的边界——ChatGPT 能够写出引人入胜的网文;Midjourney可以生成肉眼难辨的AI人像。

此外记者了解到,音乐创作产业也是较早使用AI技术的领域之一。如Adobe的Project Music GenAI、YouTube的Dream Track、OpenAI的MuseNet等AI音乐工具已经引起过业界广泛关注。而如今,被称为“音乐版ChatGPT”大模型Suno再次点燃了全球音乐界的创作热情。据了解,这款大模型能够一次性完成歌词、演唱、编曲、配乐等音乐创作的全流程。

记者使用后发现,与其他AI音乐工具相同,Suno的操作方式也较为简单:在“创造(Create)”界面,用户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描述想要生成的音乐,包括主题、音乐风格或情绪氛围等。随后,在选择最新的v3音乐生成模型后点击“Create”,即可生成出两首旋律和歌词各不相同的曲子。此外,用户如果开启自定义模式,便能自行输入歌词、音乐风格和标题,更加自由地创作个性化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在使用Suno等音乐大模型时,可以利用一些技巧:如提供前奏(Intro)、主歌(Verse)、副歌(Chorus)、尾奏(Outro)及间奏(Interlude)等细化的音乐结构,让AI可以更精确、专业地创作和演绎,快速批量生成符合需求的歌曲。

人人或成作曲家 门槛费用降低引发行业焦虑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音乐大模型的诞生似乎“消灭”了音乐创作门槛。

“在输入几个关键词后,不到一分钟就能生成完毕了。”说唱爱好者黄先生告诉记者,在系统不排队的情况下,这些AI创作工具几乎可以即刻生成一个音乐的demo(样片)。另外,唱作人范志昊指出:“原先找专业作曲人创作歌曲的成本很高,即使是友情价也得在千元以上。但现在有了AI技术的加持,几十块钱就能生成上百条音乐作品,价格差距可以说非常大。”

记者观察到,对于音乐创作领域AI技术的应用,社会舆论褒贬不一。单从音乐创作角度出发,部分人认为,音乐大模型的出现打破了普通音乐创作者的瓶颈:一些网友借助AI工具实现了“原地出道”,成功发布个性化的音乐专辑并将其上传至全球音乐商店。另有部分人认为,AI生成的音乐缺乏起承转合,都是较为平淡的口水歌,还存在人声吐字不清、机械音重等问题。

从产业角度看,音乐大模型涉及的版权、创作边界争议等已成为社会争议焦点。据媒体报道,4月初,200多名国际乐坛知名音乐人曾联署公开信,呼吁AI开发者、科技公司、平台和数字音乐服务商停止使用AI侵犯及贬低人类艺术家的权利,并要求他们承诺不开发与之相关的AI音乐生成技术。

AI创作需找准定位 音乐大模型前景未来可期

目前,AI在音乐创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但人们也在致力于挖掘适合音乐大模型的功能定位。“与其说音乐大模型是一个独立的AI音乐创作工具,倒不如说更像是音乐人的助手。正如我们不会寄希望于AI在没有任何人工编校的情况下,直接创作出一部逻辑自洽、情节丰满的小说一样,音乐大模型的角色也不是要生成一首完整的歌曲,而是应作为一个创意的起点,帮助音乐人拓展他们的创作边界。”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看到,国内的科技公司也开始布局音乐大模型,昆仑万维已于日前推出了“天工SkyMusic”,其发布的9首生成音乐作品,展现了从说唱到古风等多种音乐创作风格。在个性化音乐领域,音乐大模型可能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看来,AI生成音乐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应用:例如,AI可以自动分析歌曲中的情绪和情感,为用户提供更符合他们当前情绪的音乐选择。此外,AI还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歌词转化为歌曲标签,从而提供更准确的搜索和推荐结果。

“AI作为一种工具和辅助手段,有望为音乐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创新,帮助用户、平台和唱片公司共同发展。但在AI的应用过程中,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和引领音乐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