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深陷于苦难之中。战争和杀戮把文明击碎,饥饿与贫穷将人性蚕食。烽火乱世,却涌现出无数的革命志士,他们深谙民族大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主动担当,舍弃安稳,直面死亡,前仆后继地投身于祖国、民族的伟大事业当中。

然而,有人身向阳光,就注定要有人背负黑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年代,还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隐去真实,戴上面具,深入到敌人内部,于刀尖上游走,在伪装中前行。默默无闻地于黑暗中探索光明,无怨无悔地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你无法得知他们是谁,但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卧底。

作为毛主席单线联系的王牌卧底,郝克勇在生死名利与国家大义两者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至此以后,人们不再知道郝克勇,后世却记住了范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克勇是陕西临潼人,其父郝鹏程是西北军的创始人之一,与国民党内部军官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正是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为郝克勇之后的卧底工作提供了重要掩护。

由于出身不俗,郝克勇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生逢乱世,郝克勇非但没有迷失自我,而是自小便坚定志向,像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有志青年一样,拥有崇高理想,立志护卫家国。

随后,15岁的郝克勇远赴上海求学,正是在这里,他的思想受到了新思潮的熏陶,视野进一步得到拓宽。

1932年,“一·二八”淞沪事变爆发,他与哥哥郝克俊共同参加了抗日义勇军,坚决与日寇斗争,保卫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4月,郝克勇加入了中国共青团,自此,郝克勇正式开启了他的革命道路。

在上海读书期间,他曾先后于上海复旦大学和盐务税警官佐学校进行学习。

毕业后,郝克勇被任命为贵州天柱县盐务税警分队长。

然而,少年心性的一腔热血,终究抵不过波谲诡异下的利益纠葛,郝克勇正气浩然,因为在任职期间扣押了湖南省主席何键走私的盐床,而遭到其记恨。

在“西安事变”当中,郝克勇遭到陷害打压而被迫返回西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此一事,他彻底看清了国民党政府的真正面目,同时此事也成为他之后入党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郝克勇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保持纯洁的品性,立淤泥之中却不染其身。

1937年,郝克勇考入国立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继续完成学业。

就在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全面抗战爆发。

民族存亡之际,他坚定报国信仰,积极组织抗日活动,成立了抗日救亡团体"夏艺学会",并担任会长。

1938年初,郝克勇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后的郝克勇并未像大多数党内同志一样在前方为党的事业奉献力量,而是被派去执行了一项较为特殊的任务。

考虑到其家庭背景以及和国民党军官杨虎城的特殊关系,党中央决定指派郝克勇潜入国民党内部,在对方阵营进行统战宣传,为我党争取更多的可用人才。

接到指令的郝克勇明白,这将是一场艰巨的冒险,更是对自身的极大挑战。

然而看着家园被战火侵蚀,国民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他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少年未敢忘忧国,哪怕后世无人识。

就这样,郝克勇以一名中共党员的身份成为了一位国民党军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郝克勇接上级指令,顺利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三十八军。

卧底期间,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国民党军中执行统战、兵运工作。

在国军内部,郝克勇肩负重任, 他一边严守身份秘密,另一边悄然进行统战宣传。

他充分利用一系列出版读物,在军中积极宣传我党思想,宣扬马克思主义。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郝克勇希望能够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奋斗,而作为一名中国人,他更希望全体同胞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驱逐日寇,护卫家国。

但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则暗潮汹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秋,蒋介石渐渐察觉38军军长赵寿山和共产党秘密联系一事,立即派其嫡系汤恩伯的军队,对三十八军实施控制,三十八军陷入危急。

在此情景下,为缓解三十八军的困局,毛主席当即决定由其直接领导郝克勇,并向军长赵寿山发电报,指名由郝克勇亲自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

抵达延安后,毛主席多次接见郝克勇,并对三十八军的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和指示。

后来,在偶然的一次交谈中,毛泽东在得知郝克勇母家姓范后,说道:“好,从今往后你就改叫范明吧”。

并严肃地说道:“在此之前,你受周恩来、李维汉同志的领导,但往后改由我直接领导,且只与我单线联系。”

自此,他成了唯一一位受毛泽东直接领导、且只与毛泽东保持单线联系的中共高级特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郝克勇成了范明,也只给后世留下了范明。

1943年初,郝克勇再次返回了第三十八军,并继续任中共的工委书记。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相继有5期教导队在三十八军中成功举办,培养了约2000名干部,其中成功发展党员500余人。

国军第三十八军的进步力量得到空前壮大与发展。

而这也引起了国民党委员长蒋介石的强烈不安。

1944年初,赵寿山被调离,蒋介石下令由反共干将张耀明担任三十八军军长。

张耀明刚一到任,就立即向第十七师发难。

统战活动暴露,三十八军师处于生死关头,危急时刻,郝克勇挺身而出,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召开了第17师地下党员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立即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17日,第17师在河南省洛宁县起义。

抗战结束前夕,作为首支进行武装起义的国民党正规军,第17师就如同枯原上投下的一粒火种,迅速燃烧成熊熊烈火。

两年后,河南巩县,国民党三十八军第55师发动起义。

随后与起义的17师会合,组建成西北民主联军三十八军,之后被统一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归属陈赓兵团。

抗日战争结束后,接党中央指令,郝克勇随即前往西北地区,担任中共西北统战部处长,主要负责对国民党控制下的西北五省、川北和河南的中共地下组织进行布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任职期间,西北、川北等地的地下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00多个武装根据地得到建立。 不仅如此,在郝克勇的成功策反下,陕北保安副总指挥胡景铎不久也宣布起义。

生做乱世儿女,郝克勇不改少年志向,始终牵念家国命运;选做中共党员,郝克勇坚持心中信仰,不负使命,为我党的壮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年的卧底生涯过程中,郝克勇将那些凶险危难,隐藏的算计都尽数留给了范明这个名字。而他为国操劳,为民尽忠的后半生将由真实的郝克勇继续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前夕,郝克勇受中共指派,奔赴西宁,争取当时还只有11岁的十世班禅对新政府的支持。

在成功帮助十世班禅回到塔尔寺后,十世班禅同郝克勇一起顺利进京。

1951年5月,"十七条协议"签署。这为之后我军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解放形势日渐明朗,郝克勇接受中央调令立即率部队进驻西藏。

这也让他和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直到晚年时,郝克勇仍然十分关心西藏的情形。

成功解放西藏后,中央成立了西藏军区,郝克勇出任中共西藏地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

时年41岁的郝克勇被正式授予少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历经沧桑的中年,郝克勇始终秉持忠国为民的初衷,他将自己的前半生都奉献给了伟大的民族事业。

过去的那些峥嵘岁月无关名利,更不谈生死,一切都只是信仰所驱,使命所致。

而他所爱的祖国和人民也不会忘记每一位为他们而奋战过的勇士,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郝克勇终于成就功名。

然,人生之路漫漫,得与失仅在一刹。

半世浮沉的郝克勇终究没能逃过纷繁复杂的命运纠葛。

1958年,在西藏的整风运动当中,郝克勇遭受迫害。

在被开除党籍、军籍,撤销党内一切职务后,他被迫和妻子梁枫一道,前往陕西省大荔农场劳动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9月,又遭到"反党集团"的牵连,被转押到秦城监狱。

在狱中的郝克勇却并未从此消沉,而是拾起了早年间自学的中医。

在被强制劳动改造和关押监狱的二十多年里,他所有的东西都被没收了,唯独从前毛主席赠送的医书古籍无人敢动。

抑郁踌躇时,唯有古籍相伴慰藉。

在那段失去自由的时间里,郝克勇开始潜心研究中医。醉心于探究各种疑难症状。

在被特许上山采药、行医看病后,他不仅医治了大量疑难杂症,还利用所学药理,帮助小麦,棉花实现增产,甚至将其用于牲畜的疾病医治。

面对人生遭逢的巨变,郝克勇宠辱不惊,他并未因遭受冤屈而心生怨念,而是在逆境之中,选择积极面对,继续在其他领域发挥价值。峰回路转,唯初心不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通过中共中央的复查,郝克勇最终重获自由。

之后,郝克勇相继任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陕西省委员会第四、第五届副主席。

2001年7月,已经87岁高龄的郝克勇还被邀请前往拉萨,参加"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盛典"等纪念活动,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接见。

2010年2月23日18时,郝克勇在西安病逝,享年9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望这位功勋的一生,其间充斥着秘密,交杂着血泪。

新中国成立前,他是肩负重任的高级特工;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为国戍边的铁血将军。

无论何时何地,或行走于刀尖,或获得荣誉,或失去自由,郝克勇从未放下祖国和人民,始终努力朝着心中信仰前行。

他立志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而不管是郝克勇还是范明,都做到了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更无愧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