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同王毅外长会谈后对外宣布,上合组织成员国一致认为,蒙古应该成为该组织的下一个成员国。而在此之前,蒙古已经是该组织长达20年的观察员国。

中俄此番对蒙古的表述出现重大变化,基本也就预示着,除非蒙古回绝中俄的好意,否则该国几乎不会面临任何“转正”的障碍。

但这样的风向,显然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

蒙古过去之所以迟迟无法“转正”,有一部分原因便是跟蒙古奉行的“第三邻国”政策有关。蒙古与美法等国加强安全合作,试图在地缘政治上对中俄形成一种“制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合组织包含了安全性质,或许在蒙古看来,一旦该国在安全问题上也亲近中俄,他们恐怕今后在方方面面都会受到中俄的限制。

不过,如果中俄真的有意限制蒙古,其“第三邻国”根本就不可能行得通,这样的看法,只是蒙古对中俄的一种误解。

蒙古总理去年在访美期间为何有信心与美国签署直航协议,说到底就是蒙古方面非常清楚,只要蒙古没有配合美法等国针对中俄,中俄基本不太可能阻止该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

蒙古对中俄的态度,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一方面,他们接受了西方“中国威胁论”的炒作,所以深信“第三邻国”政策最符合该国的利益。但另一方面,蒙古又不愿意扮演西方对抗中国的代理人。

我们推测,拉夫罗夫在公布这一消息之前,肯定不只是跟中国等上合组织成员国讨论过。如果蒙古“转正”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上合组织没理由公开向其发出邀请。因为一旦蒙古拒绝,对蒙古跟中俄之间的关系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以蒙古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加入上合组织对中俄和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蒙古基于上合组织的框架与包括中俄在内的地区国家在安全问题上加强合作,美国就更加没有机会在蒙古埋雷。

当然,蒙古此番对中俄放下防备,其实早就有了迹象。

不久前,蒙古公开拒绝了美国的驻军请求。紧随其后,蒙古便邀请解放军赴蒙参与了联合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动向表明,第一,蒙古对美国在该国扩大军事存在不感兴趣;第二,蒙古希望借此向中俄传达信号,蒙古无意配合美国与中俄搞军事对抗。

自布林肯不久前访问中国后,美国便挑明了要采取措施针对中俄。基于这样的背景,蒙古方面很难不担忧,他们将被迫成为美国在军事上对抗中国的棋子。

对于美国宣称要在亚太部署中程导弹,中俄曾提出强烈抗议。俄罗斯更是撂话称,他们不排除将采取核威慑在内的方式应对。

蒙古拒绝美国扩大军事存在,并在安全问题上向中俄靠拢,无疑就是想告诉美国,蒙古不会成为大国博弈的代理人。

此外,蒙古虽说过去在经济上依托中俄,但在经贸合作方面,中俄近期对蒙古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普京还没访华,俄罗斯便拉上哈萨克斯坦给中国准备了一份“大礼”。哈方公布了中俄哈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进度,称三国已经签署路线图了。

而在普京访华后,中俄也将加强能源合作当成了优先事项。

可以预见,一旦中俄哈三国推进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进度,原计划过境蒙古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继续搁置的可能性只会更大。

对于蒙古来说,他们肯定不愿意失去这么大的项目。

所以就蒙古当前的处境,不管是在经贸合作上,还是在安全问题上,蒙古都需要向中俄亮明明确的态度。

不过,考虑到蒙古过去长期在中俄和“第三邻国”之间左右摇摆,即便蒙古加入上合组织,该国未必日后就不会翻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美联储理事曾公开承认,美元的地位正在遭到美国对俄制裁,以及中国推广人民币等因素的挑战。既然对中俄的制裁措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恐怕今后更多就会怂恿地区国家在军事上对抗中国。

正是如此,对于蒙古的转向,美国很可能将会有所反应。至于蒙古面对美国的反应将如何选择,就只有让时间给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