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 “健康的中美合作至少有三个机会可以获得有意义的成果。”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客座研究员布鲁斯·扬德尔5月17日在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表《改善中美合作的三个机遇》一文,对改善中美关系的“三个机遇”进行了详细阐述。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上个月对北京的访问在几个方面取得进展。她与中国官员就敏感的经济政策问题进行了接触,包括贸易、电动汽车和芯片等问题,从而加强了重要的沟通联系,以及如人们可能希望的那样缓和了对抗。据报道,她在用餐时使用筷子的能力也给东道主留下了深刻印象。

耶伦可能是拜登政府中最具全球经验的内阁成员之一。这次访问之所以至关重要,有几个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尽管美国和中国存在分歧(拜登总统最近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新关税就表明了这一点),但两国仍然相互需要。

改善合作可以带来巨大的潜在收益。但要取得这些收益,我们必须能够将两国之间的分歧划分为主要是政治性和暂时的分歧,以及长期和更为根本性的分歧,即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分歧。虽然新闻头条可能会象征性渲染一些愤怒言辞,但在寻求让这两个庞大经济体保持合作的官员之间,仍可能进行富有成效的沟通。

用耶伦的话来说,“我认为过去一年,我们使双边关系处在更加稳定的基础上。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我们的分歧或避免艰难的对话。这意味着我们明白,只有彼此进行直接和公开的沟通,我们才能取得进展”。

健康的中美合作至少有三个机会可以获得有意义的成果。

首先,自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在联邦赤字不断扩大和私人储蓄率较低的情况下,美国人的消费一直超过生产。中国人每年的生产远远超过消费,他们需要把多余的产量卖给其他地方的人。由于我们对更多的消费品有很大需求,我们的东西海岸似乎是合乎逻辑的目的地。

毕竟,我们可以达成一致的一点是,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是大批量消费品的可靠来源。他们知道如何生产我们喜欢的东西。考虑到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如果没有这些产品,商品流动就会来自其他的国外来源。那些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国商品加征由美国消费者支付的关税来完全消除贸易逆差的人应该注意。

其次,考虑到我们的赤字,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目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中国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买家,截至2023年12月持有8160亿美元。日本是最大债权国,英国排名第三。从实际意义上说,我们从中国借钱来购买他们的商品。如果他们停止出借,我们将不得不从成本更高的出借者那里借更多的钱,并改变一些消费习惯。我们实际上会变穷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合作比全面对抗有意义。

最后,美国和中国采取了类似的产业政策指令。两国都在补贴电动汽车、芯片、太阳能电池和高技术机械的生产。让紧张局势降温和进行更冷静的对话,似乎可以让两国减少竞争性做法。可能的情况是,中国拥有内在的电动汽车优势,而美国更擅长芯片工程设计和生产。如果是这样,合作可以让两国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并减少排放。

我们的领导人不断谈论对中国和其他外国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这最终要由我们自己的民众和企业来买单。而且,由于美国决定依靠补贴电动汽车和芯片来创造未来,美国领导人似乎对大量廉价的中国制造电动汽车和其他产品进入美国以满足我们公民购买习惯的前景感到不安。

耶伦敦促中国采取行动,提振国内消费支出,摆脱电动汽车和其他高技术产品出口充斥世界市场的局面。她的东道主似乎倾听了,但也反驳了。他们表示,中国只是在回应市场力量,而美国自己则选择用关税和补贴来抑制市场力量。现在是时候消除误解,确定什么是实际情况,以及如何调整以适应通过合作获得收益的现实。(编译/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