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璋

最近网络上涌现了大量短视频,大肆吹捧秦始皇,将其描绘为非常伟大的人物。同时,借此机会贬低儒家和孔子。这些人最为热烈地吹捧秦始皇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秦律的出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次秦律,尤其第二次出土了约一万多篇秦律,主要涉及秦国的法律。他们特别强调秦律中包含许多关于环保的法令,如禁止烧山等规定,认为秦始皇在2000多年前就关注环保和生态问题,显示了这些人未曾深入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视环保并非从秦始皇开始,早在《尚书》等典籍中就有许多关于环保的记载。秦律中的许多合理和进步之处并非秦始皇创新,而是秦朝继承前朝文化的结果。一个新政府应该继承并发扬前朝文化,这是秦始皇的职责。根据秦朝的文化,我们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发扬光大也是他的责任。从这个角度审视秦始皇,他却未能实现这两点中的任何一点。从文化的角度秦始皇是一个不合格的帝王,他毁掉前朝文化,未能发扬文化,反而焚书坑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试图为秦始皇开脱,但“挟书律”一直延续至汉朝才被废除,对文化造成了极大伤害,许多古籍陆续失传,一些甚至在1000年、2000年后才被重新发现。从文化的角度秦始皇是一个不合格的帝王,他未能保存文化,也未能发扬文化,因为他根本不尊重文化。他的行为无法被称为非暴君。

今日对秦始皇的功业无人可否定,他统一六国、度量衡、文字,尤其建立郡县制度,这些都是他不朽的功业。然而,秦始皇的功劳归功劳。他的错误也必须直书无讳,无须为2000多年前的人辩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秦律中的环保意识,早在《尚书》时代就存在。许多典籍中都可见类似记载。更近一些,荀子对环保问题极为关注,荀子》第九篇“王制”中明确指出草木开花结果,不入山林,维持环境、保护生态是圣王之治,圣王有责任关注这些事荀子的论述与秦律中关于环保的记录均为先人所留,非秦始皇所创。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