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悔不当初,只好再次把矛头对准欧洲,怒斥欧洲软弱,为避免激怒美国欧洲忍气吞声,这是对俄罗斯的伤害,俄欧关系本质上已经不复存在了。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2月23日针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发声,他把矛头对准了欧盟,他称:欧洲正在迷恋“昂贵的毒品”,那就是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事情已经到了布鲁塞尔默默吞下其最亲密盟友破坏天然气管道苦果的地步。现在,他们正在掩盖所有难堪的事实,以免激怒美国。

与此同时,俄罗斯对宁要美国天然气也不要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超级失望,涅边贾称:欧盟内部在讨论如何更好地分裂和摧毁俄罗斯,还对“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忍气吞声,试图让这一事件“毁尸灭迹”,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已经不复存在了。

近日,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爆料是美国下令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具体由美国中情局实施,而挪威似乎协助了美国的爆炸实施。

赫什的爆料虽然没有提出美国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证据,只是逻辑推论,合理怀疑,但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对美国很不利。俄罗斯也善于把握机会,利用赫什的爆料持续地大肆指控美国,讨伐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什是美国的资深调查记者,他指控美国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相信他的爆料的人会越来越多,这对于俄罗斯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怎么能错失良机呢?俄罗斯应该火力全开猛烈抨击。

只是,欧洲国家对于赫什的这个爆料无动于衷,并没有站出来发声指责美国,尤其是德国。在德国,无论是外交部还是总理府,都对此保持沉默,只有个别德国联邦议会的议员对此零星发声,这令俄罗斯政府极为不满,于是,也把矛头对准了欧盟,这是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怒斥欧盟对美国软弱无能的原因。

“北溪”天然气管道是不是美国破坏的,现在还没有定论,只是合理怀疑。欧盟对此为了避免激怒美国而忍气吞声的说法是不是成立的也值得商榷,至于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指责欧盟去年花费了7100亿欧元购买能源,却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脱钩,这还真的不能怪欧盟,只能怪自己作出了战略误判。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后,面对欧盟对谴责,俄罗斯对欧洲国家动用了“能源武器”,试图迫使欧盟屈服,不敢和美国、英国一道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财政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事与愿违,俄罗斯的“能源大棒”却打醒了欧盟国家:原来,欧盟国家的能源安全竟然如此脆弱、危险,犹如七寸被俄罗斯捏住似的。为了一举扭转能源安全,欧盟国家下定决心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

俄罗斯吃定欧盟国家不敢也没有能力反抗俄罗斯的“能源大棒”,万万没想到欧洲国家仅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成功地与俄罗斯天然气脱钩,摆脱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使俄罗斯彻底丧失了耗费50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市场。这是俄罗斯的战略误判导致的结果。

现如今,无论俄罗斯怎么骂欧盟,欧盟国家都不会吃回头草,再去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了。俄罗斯骂得越狠,说明内心的悔意越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不应该呀!

实际上,俄罗斯政府骂欧盟、骂德国骂得越狠,就越是流露了期望欧盟、德国“回头是岸”,放弃与俄罗斯天然气脱钩的政策,重新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强烈愿望——政治上无法合作了,但生意还是应当照做嘛!#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