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为何能活到最后,为何都能不惧死亡,也许正确的答案是,没有看清这个世界,世界不清晰,才是活下去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是看透世界,看透自己内心所想,当理想中自己追求的浪漫自由破碎,便不再有活下去的理由。

1990年,三毛和摄影师朋友在成都街头,三毛和街边的人交谈、打麻将,摄影师则举起相机为她留下这些时刻。

拍出来的照片她十分满意,认为那就是最真实的她,然而照片里的人虽然张嘴咧着笑,可是眼神里却带着无尽的哀伤。

几个月后,她却在台湾医院的浴室,用一条尼龙丝袜自缢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成都街头的“绝唱”

对于三毛而言,她的一生中有许多朋友,拥有执笔写文的才华,拥有不必担心陷入贫困的人生。她懂得享受生活,也许也享受荷西离世之后的那份独属于她的人生寂寥。

1990年9月,摄影师肖全为三毛拍摄了一组照片。照片中的三毛,没有做作的姿势,没有刻意的表情,在茶馆,在街头,在路边,一切显得那般自然。

可若是关注她的眼睛,你会发现,她不比蒙娜丽莎那般难以猜测。她的眼神中,是孤独,是寂寥,是伤感与痛苦。她仿佛就坐在一座高山的中间石阶,上不去,也下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想要上去摆脱过去的阴霾,却也想跳下,沉浸于过往的浪漫。这一组照片,拍得真实,也是三毛最为喜欢的一组照片。

许多和三毛交流过的文人都说,三毛是一个待人坦率的女子,不需要猜她的心思。

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三毛仅仅48岁,未来还有许多年能够享受生活。可是对于三毛而言,未来的这些时光,就算再精彩,都比不上在十二年前,自己于荷西的记忆。

她是活在荷西浪漫中的女人,就如同鱼儿于水一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荷西就是她的理想主义,就是她一生中视若珍宝的浪漫精神。随着荷西的离开,心中的璞玉,也就此碎裂,无论缝补,裂痕依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追求姐姐的小男孩荷西

三毛原名陈懋平,这是父亲给她起的名字,因为觉得“懋”字太过于麻烦,就将这个字去掉,自己改名为陈平。

也是因为太喜欢《三毛流浪记》这部作品,她才会选择将自己的笔名取为三毛。

三毛的家境不差,祖父和父亲都是有本事的人,给了三毛在当时极为优质的学习资源。三毛酷爱文学,也是因为父亲和祖父的基因与培养。24岁那年,三毛前往西班牙求学,当时的她已经读到了大三。

性格率真的她在西班牙交了许多朋友,外国友人都很喜欢她的性格。三毛的身上,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就如同她笔下的文字一般,但凡见到,就能感受到她身上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年的荷西,还是一个上高中的小男孩,在与三毛相处的过程中,他的内心明确地告知自己:荷西,这就是你未来的太太,不用怀疑,仅她唯一!

这样的画面,不似老套的偶像剧,倒像是美国电影中会出现的画面。是属于“水手”的浪漫台词。痴恋三毛的荷西,总是会选择从高中逃学,来与自己见面。

当时的三毛看着眼前的毛头小子,认为她就是青春期的懵懂而已。并且她并不支持荷西哪怕逃学都要来见自己的行为,这显得很幼稚。

为此三毛会批评眼前这个痴恋自己的毛头小子,让他乖乖回去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荷西并没有听三毛的话,只要能够见到三毛,他就认为逃课是值得的。直到有一天,荷西进行了深情地告白。他告诉三毛,自己对她的爱恋,也知道他们之间的差距。

他想要三毛等待自己6年的时间,4年的大学时光,2年的兵役。等到这6年过去了,无论三毛到哪里,自己都会向她求婚,用自己的一生,证明自己的爱纯粹且唯一。

当时的三毛听到荷西带有些“严肃”味道的表白,就像是害怕犯错的孩子一般可爱,不免笑了笑,随后果断拒绝了荷西。她在当时没有想过,自己会和荷西有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6年的时间里,三毛谈过几段恋爱,也差点和自己的未婚夫走向婚姻殿堂。只可惜,在1970年,未婚夫在婚前死于意外,三毛的情绪在当时走向了绝对的低谷。

可此时命运女神仿佛将三毛的命运安排好一般,让怅然若失的她,在西班牙的街头,再次遇到了荷西。正好6年之约到期,荷西很坚定地告诉三毛,爱你依旧。

荷西的求婚,彻底融化了三毛内心的坚冰,她果断地接受了荷西的求婚,就如同当年拒绝荷西那般果断。一个男人,能老老实实地履行6年之约,这是爱到了骨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浪漫至死后的孤独是尖刀

三毛是一个爱浪漫的女人,不光是对爱情,还有对生活。这种浪漫,是脱离金钱与环境的,是体现在精神世界的。

一次,看到撒哈拉沙漠的照片后,三毛对那里展现出了强烈的憧憬。

荷西表示:“既然你喜欢,咱们就去吧。”

就这样荷西直接辞去工作,陪伴三毛来到了撒哈拉沙漠。这就是荷西给到三毛的浪漫,你喜欢哪里,想去哪里,在我能力范围内,我就陪你去。

来到撒拉哈后的他们,居住条件并不好,这里带给他们的是美景,是精神财富,是属于两人的浪漫。

荷西虽然年纪比三毛小,但是却将她当孩子一般照顾。这样的爱情,让三毛沉醉,宛若住在了春风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1976年,为了生计的两人决定离开撒哈拉沙漠后,这一切浪漫都改变了。荷西在潜水工作中出现意外身亡,此时的三毛,仅仅为了陪伴家人,离开了荷西两天。

当她前往停尸房的时候,她便知道,未来的自己,也许很难由心而发的快乐了。

未来的日子里,三毛停留在了内心世界的孤独中。她确实能在家人和好友的劝解中“苟延残喘”地活着,可她更加向往的,是心中还“活”着的荷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三毛是见过远方世界的人,她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世界,需要的是什么,是荷西的浪漫,是他陪伴自己,追求自由精神世界的甜蜜荷西死后,理想世界便已经崩塌。

她无法从中抽离,或者每一秒对她而言,也许都是煎熬。就如同照片里她眼神中透露的悲伤和孤独一样。

她深知那个来自西班牙,鼓起勇气对自己表白的小男孩,永远都不会回来了,自己要到哪里,才能找到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毛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去寻找荷西的踪迹,又或者,她只是厌烦了这个没有荷西的世界。

离开,对她而言,可能是最好的解脱。

屏幕前的各位是如何看待三毛自杀的行为?将你的想法发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