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月14日美国白宫宣布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之后,中国也很快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于5月19日公布称:即日起将对来自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展开反倾销立案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样子,针对美国步步紧逼的制华战略,中国正准备以实际行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欧盟这次却给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反应!

一、欧盟的两难

需要申明一点,中国之所以要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地商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不仅是对美国加征关税而采取的报复性措施,更是对此前这些国家实施的“半导体补贴”政策,以及一系列针对中国商品反倾销调查的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欧盟在去年10月份,启动了一项针对中国进口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该调查预示着在未来9至13个月后,欧盟便可以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

在今年2月份,欧盟又对中车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展开过调查,迫使其退出了一个承建项目的竞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最近的4月份,欧盟启动了针对中国一家太阳能企业的反补贴调查,致使其最终撤回了太阳能发电园区项目的竞标申请。

以上就是欧盟自去年7月实施《外国补贴法案》以来,给中国企业带来种种损害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方面对此肯定深感不满,这也成为中国对欧美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中国还判断,欧盟大概率会紧随美国之后,对中国商品再度加征关税;日本也可能予以配合,或采取类似加税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中国才会“先发制人”,予以欧盟和日本一定的警告,同时证明中国也有足够的反制措施。

不过,面对局势的升温,欧盟早在中国公布消息的三天前,就对美国表达了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约是欧盟预料到中国必定会采取反制,其反制措施也必定会牵连到欧盟。因此,欧盟才会对美国在未与自己充分协调,就贸然单方面提升关税一事,感到大为不满。

欧盟外长博雷利还特意明确立场说:欧美虽然拥有共同的经济与政治模式,但并不意味着大家在所有问题上完全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雷利的表态,自然引起了外界的不同解读:

有人认为,这是欧盟在寻求与中国贸易关系的缓和;

也有人认为,这话凸显出欧盟与美国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预示着欧盟的反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如何,博雷利的话确实透露出欧盟一直以来的两难处境,并且这个“两难”,从中美贸易战开始的那一刻就不可避免。

作为欧盟对外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长久以来都和欧盟许多国家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与中国的贸易占据了欧盟对外贸易的重要份额,中国商品满足着欧盟的市场需求。

但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同样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美国的支持,尤其在安全保障和能源技术等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在俄乌战争开始后,欧洲切断了和俄罗斯的能源交易,使欧盟比以往更依赖于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

另外,在支援乌克兰、防止俄罗斯扩张的问题上,欧盟国家也更需要美国在军事方面的鼎力相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欧美经济之间的关联性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基本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就使得欧盟每次都不得不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而且美国总有手段让欧盟与自己保持一致的对华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眼见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斗法愈演愈烈,欧盟也越来越难以保持自身的平衡了。

欧盟内部的27个成员国各有各的诉求,他们中多数原本都倾向于观望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把中国作为最大贸易合作伙伴的德国,从来就不愿参与到中美之争当中。奈何作为欧盟成员国,德国又不得不遵守欧盟决议。

因得罪中国而造成的德国企业的损失,显然又不能从美国或其他成员国身上找回,只能自食其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德国情况类似的,还有法国、荷兰、匈牙利等,他们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密切。

这些欧盟成员国一旦与中国彻底交恶,受损的就不单单是几个商品的贸易,甚至会影响到本国的民生经济。

二、贸易摩擦的深远影响

当然,中国和欧美日的贸易摩擦如果持续升级下去,对双方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对中国的压力尤其巨大。

中国首先就会失去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美国一个国家的GDP就占到了世界总额的三成以上。

接着,中国还可能要独自面对,来自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中的8个经济体施加的贸易压力,因为他们都是美国的盟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分量,对中国而言应该是非常沉重的,也是中国必须要去竭力避免的。

今天,中国人的就业、收入、生活幸福指数,都和国家的经贸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可以说,中国与他国经贸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每一个普通人的基本生活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贸关系的恶化,说到底就是经贸双方,人民生活水平的恶化。

谁的损失大、承受不住,谁就让步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如今的中国经济体量和人口数量巨大,不畏惧任何国家的贸易压力,但平均到每个人的经济承受力,还是远远不如欧美人的。

因此,中国更应该注意到此次欧盟态度的转变,尽可能的争取到更多国家的支持,以便应对美国的敌对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中国能够瓦解欧盟与美国之间默契,或者是争取到欧盟在经济政策上的中立。那么与美国贸易战的胜算就会大了许多,至少可以持久的坚持对抗下去。

虽然,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面对贸易摩擦、关税壁垒,以及美国的霸权和保守主义的死灰复燃,中国必须要学会克服最大的困难、打最艰难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