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项目试点名单,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渔港经济区、舟山市定海区渔港经济区榜上有名。

从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了解到,加上之前已实施试点建设的温岭、岱山、象山、洞头、玉环等5个项目,目前浙江共有7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为全国最多的省份(全国共33个)。

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是在建设现代渔港的基础上,结合沿海城镇建设和海洋渔业产业集聚,形成以渔港为龙头、城镇为依托、渔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鱼货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海洋药物、休闲观光、城镇建设为一体,区域产业结构平衡、层次较高、辐射效应明显的港产城一体化沿海现代渔业经济区。

此次入选的2个经济区有哪些特色?一起来看看↓↓

龙港市渔港经济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港市渔港经济区位于温州市龙港市东南端,浙江沿海渔业经济产业带“一带十四区”之一。

建设项目以舥艚中心渔港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渔港综合服务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外港区打造渔业产业园区,内港区打造美丽内港滨海区;周边美丽渔村与舥艚中心渔港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龙港新城区域优势,加快区域产业融合,打造以“浙南避风良港,产城融合”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促进渔村振兴。

此次入选试点的渔港经济区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78.02万平方米,其中陆域面积83.2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94.82万平方米。围绕智慧渔港、平安渔港、绿色渔港、产业渔港开展项目建设。

定海区渔港经济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海区地处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点,是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定海渔港经济区总面积约1784.6万平方米,其中陆域面积992.7万平方米,海域面积791.9万平方米,拥有等级以上渔港7座,已建成功能相对完备的渔港体系。

渔港经济区建设包括五方面目标:

  • 现代化渔港基本建成。力争到2030年,港区服务能力满足100万吨渔获物卸港量需求。

  • 渔港综合管理标准规范。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域渔港渔船动态联动管理。

  • 渔业产业结构稳步优化。坚持优化近海、壮大远洋全链发展,着力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力促渔业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速达7%以上。

  • 美丽渔村振兴成效显现。力争到2030年,实现当地渔民转产转业人数超过当地渔民总数的3%,带动当地渔民年均增收5%。

  • 海洋生态环境绿色协调。力争到2030年,实现渔区船舶污水、垃圾上岸闭环处置,渔船含油污水回收率、无害化处理率两个100%。

下一步,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将系统推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港、产、城、村”融合发展,打造海陆岛统筹、港产城融合、渔工贸游一体的渔港经济区,促进高水平建设海洋强省。将规划建设以10个中心渔港为龙头、53个一级和二级渔港为骨干的渔港经济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