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蓝色星球,共筑绿色梦想;

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中国建设;

走进重大生态环境科研成果诞生地,感受科学家精神;

携手科学家踏上科学探秘之旅,解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开放日

即将拉开帷幕

今年有哪些活动安排?

一起来看!

一、主题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二、时间

2024年6月2日周日,9:00-11:30

三、活动安排

1、科普讲座

(1)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科普

时间:9:00-9:30,地点:1号楼报告厅

(2)黄河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科普

时间:10:00-10:30,地点:1号楼报告厅

2、科技成果展览室参观

时间:9:00-11:30

3、实验室参观

(1)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2)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3)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4)国家环境保护京津冀及周边大气环境科学综合观测研究站

(5)综合实验中心

时间:9:00-11:30

4、科普展览

(1)科技唤醒广阔蓝天
(2)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知识、仪器模型

5、邮票展览

绿水青山邮票展

6、趣味活动

科普答题、科普手工作品、互动游戏等。

四、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于 1 978 年,隶属于生态环境部,是国家级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机构,生态环境系统规模最大的科研事业单位,生态环境科研领域国家队、主力军、排头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院占地200多亩,鸟语花香,环境宜人。 大院里生活过的灰喜鹊、白头鹎、金翅雀、珠颈斑鸠、金腰燕、大斑啄木鸟等野生鸟类,已经发现的50多种,遍布大院的东京樱花、榆叶梅、龙爪槐、白梨、油松、旱柳、玉兰、地锦、诸葛菜等植物40多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科技成果展览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中展示环科院建院历程、科研成果、文化建设、荣誉获奖等,弘扬老一辈环科院人艰苦创业“科学家精神”,展现新时代环科院人胸怀国之大者、争做“生态环保科技铁军”的良好精神风貌,树立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科研“国家队”“排头兵”形象,诠释 “顶天立地惠民 求实创新奉献”院训精神。一年以来,承接各级各类来访交流270余次,已成为环科院对外交流和宣传的固定“打卡点”和“靓丽名片”。

02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生态环境系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为数不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创新研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承接国家重大任务、支撑国家重大决策的环境科技创新,为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基础科研、管理支撑、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基地。

03

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湖泊领域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致力于研发湖泊水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材料、装备及其工程化应用,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性、系统性流域综合治理思路,开展污染底泥治理及原位修复、蓝藻预警与控制、湖泊水体生境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形成技术指南和技术标准,提升我国湖泊治理领域的技术与工程化应用水平。

04

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向国家大气环境管理和移动源污染控制的重大需求,立足于解决移动源污染控制与空气质量改善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拥有一流的多学科整合创新能力,具备排放测试、车用燃料检测、车内空气质量评价、颗粒物粒径分布及校准等多种测试能力,集中展示重型车远程监控平台,国六重型柴油发动机模型、尾气排放颗粒物样品、自主研发国产化PEMS测试设备模块、油品流动检测车、新能源光储充设备、车内空气质量评价舱等大型实物和模拟装置。

05

国家环境保护京津冀及周边大气环境科学综合观测研究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首批建设站点之一,集科研、管理支撑和科普一体的现代化实验室,共有观测仪器近40台,囊括了PM2.5、PM10,臭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几乎所有的气态污染物和大气颗粒物指标的观测,还有各种颗粒物的粒径、形貌、光学、组分等一系列理化特性的观测和一系列挥发性有机物的测量。

06

综合实验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实验中心是环科院的实验平台,也面向生态环境部系统开放共享,充分体现了实验资源平台化、环境合作国际化、研发设备产业化、维护运行规范化、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新理念。依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双轮驱动,支撑了3个国家级平台和3个中外合作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此外还包括12个生态环境部科研平台(9个重点实验室、3个科研观测站)。实验中心还拥有ISO质量-环境-安全和CMA等4个体系认证资质,可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海中1081项环境指标的实验设计和检测,为提升生态环保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硬件支持。

五、往届精彩回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报名方式

赶紧扫码报名参与吧!

供稿:综合部

编辑:程程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