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250港元的船票,一场看似浪漫的假期之旅,实则是杨文娟的夺命索,是预谋已久的阴谋,是无力逃脱的牢笼,这是一场发生在公海的真实版《消失的她》。

01

44岁的杨文娟发现,47岁的丈夫王卫列似乎跟以前不一样了,说丈夫其实并不合适,因为两人早已经在2008年就离了婚,所以应该称呼前夫才对。

虽说离了婚,但两人为了不让10岁的儿子面临家庭破裂的窘境,一直都还住在同一屋檐下,就连离婚时分给她的房子,也没有办理过户手续,房主依然是王卫列

如今已经是2010年,距离两人离婚已经两年时间,可王卫列的改变,依然让杨文娟欣喜不已。

心里甚至开始暗自揣摩,王卫列的改变是不是想要挽回自己,挽回这段失败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怪杨文娟自作多情,实在是王卫列的改变太大,就连杨文娟的朋友和同事们都察觉到了。

王卫列此人,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沉默寡言,哪怕是人多的场合,他也总是自己一个待着,好似对人群有种天然的畏惧感,外界的一切都走不进他的内心。

可熟悉的人都知道,王卫列可不是个无欲无求的人,相反,他对钱财有种莫名的执念,似乎只有掌控了钱,才能让他有安全感,才能让他安心工作和生活。

与表里不一的王卫列相比,杨文娟就如同淙淙流动的小溪,生命力旺盛,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热情。

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学生,她也如同一个热力满满的太阳,温暖了每一个人。

1994年,杨文娟从老家吉林长春来到广州,在广州师范学院任职。

彼时的杨文娟已经是研究生毕业,在学校教的是世界史。

这本是一门略显枯燥、一板一眼的课程,可是到了杨文娟这里却充满了无尽的乐趣,让学生总是情不自禁地走进她口中的历史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们眼中的杨老师没有一点架子,她和学生们的相处更像朋友,自然不刻意,就连对学生的约束也创意十足。

她曾经和同学们有过约定,不管是谁,只要上课迟到了,就要现场为同学们演唱一首歌。

02

那一天是2010年9月19日,杨文娟上课迟到了2分钟,同学们都起哄让她唱歌。

杨文娟倒是没有犹豫,清了清嗓子之后就唱起了《友谊天长地久》,歌声自然比不上专业歌手,但杨文娟歌声里的热情和情谊,却让同学们记忆深刻,一直到如今都无法忘怀!

一个看似内敛实则抠门,一个热情开朗如同清水一样纯净,这样的两个人原本应该生活在不同的生命轨迹中,却因为一次相亲遇到了。

抛开性格不说,王卫列的条件其实也算不错,家是广州本地的,毕业之后在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

父母是公职人员,退休后也不会成为王卫列的负担,还能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贴补贴补王卫列。

这样的家庭条件,即便王卫列显得过分沉默孤僻,哪怕是遇到同事和邻居也不会打招呼,依然有人张罗着为他介绍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文娟和王卫列相识于1999年,初相识的激情还未过去两人就结了婚,不久后又迎来儿子的出生,生活似乎越来越圆满。

可只有杨文娟和王卫列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到底有多少。

虽然学历不低,王卫列的生活能力着实让人不敢恭维,哪怕是脚下有东西倒了,他也不会选择弯腰扶起来,而是选择无视或者干脆从旁边走过去。

真正是老人口中那个“油瓶倒了也不扶”的人。

说是懒也好,说是大男子主义也罢,不拘小节的杨文娟都能包容。

唯独王卫列对金钱的掌控欲,是她怎么都理解不了的,有时候甚至会替他感到羞耻。

据说,有一次王卫列跟杨文娟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玩华山活动,期间有一位同事的20元车票钱是杨文娟垫付的。

对于杨文娟来说,20元并不是大钱,垫付了也就垫付了,偏偏王卫列受不了,不停地叨叨着让杨文娟去找同事把20块钱要回来。

那一路上,杨文娟已经不记得安抚了丈夫多少次,说同事方便的时候一定会把钱还回来,为了20块钱去找同事讨要,会伤了双方的面子。

奈何王卫列根本听不进去,最终逼着杨文娟去找同事要回了20元钱,当时大家脸上的尴尬,估计也就王卫列看不到。

对外人抠门还可以理解,可对自己的亲娘,王卫列依然是将抠门进行到底。

熟悉王卫列家庭情况的人都知道,王卫列和母亲的关系并不算太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倒是杨文娟和婆婆的关系极好,哪怕婆婆中风住院的时候,也是杨文娟一个人照顾的。

婆婆和儿媳妇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她在病床上就告诉杨文娟,希望自己死后,她能把自己葬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所以在婆婆去世后,杨文娟特意买了一个桃木骨灰盒,打算把婆婆安葬在白云山脚下。

万万想不到,王卫列却不同意,原因只有一个:桃木骨灰盒花了3000多元,他舍不得。

最终,他不顾妻子的反对,直接把母亲的骨灰倒进墓穴中,然后带着骨灰盒回了家,美其名曰:以后有需要再用!

把骨灰盒留着备用,这样奇葩的想法,除了王卫列估计再不会有第二个人有了。

03

都说失望不是一天积攒的,杨文娟对王卫列的失望, 就是在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中累计起来的,原本就不多的激情也早早消磨殆尽。

每天跟丈夫待在一起的时候,她好像总是看不见未来在哪里,不愿意继续过这种生活的杨文娟,最终在2008年和王卫列办理了离婚手续。

王卫列名下的其中一套房子归杨文娟所有,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杨文娟不能再婚。

这原本是杨文娟逃离苦海的开始,可偏偏她因为可怜孩子,可怜王卫列生活能力弱而选择离婚不离家,让她在这个永不见天日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心里还有奢望,希望王卫列能够恍然大悟,明白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真的如同她跟闺蜜说的那样,不愿意因为自己离婚影响儿子的学习和生活。

所以明明已经恢复了单身,她依然如同这个家的保姆一样,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忙到连去办理房子过户的时间都没有。

不知道是不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应,2010年前后,杨文娟欣喜地发现,王卫列竟然跟从前不一样了。

不仅陪自己游览华山,还带自己去三清山玩,甚至还在国庆节前就买好了票,要带她去香港游玩。

那一次,杨文娟的开心是言语无法形容的,在丈夫的催促下办理了港澳通行签注手续后,两人的香港之旅开始了。

其中一站,是要在“澳门实德号”度过难忘的一晚。

那天是9月23日,拿着500港币买的两张船票,王卫列和王文娟登上了游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艘邮轮在当地的名声很大,不仅因为它足有8层那么高,也不单因为其老板是杨受成的弟弟杨海成,更因为它能够带着大家去公海,肆无忌惮的豪赌一晚上。

安全性和私密性都绝佳,清晨下船的那一瞬间, 船上的一切全都被抹掉,不留一点痕迹。

夜幕降临,游轮第6层开始热闹起来,所有人都聚到了赌厅,唯有王卫列和杨文娟是个例外。

他们整晚都在自己的房间,似乎只是为了享受难得的二人世界,直到第二天凌晨六点左右,清洁工才在7层甲班看到了两人。

清洁工是缅甸籍,见王卫列拥着杨文娟,只以为两人是伉俪情深,没有多做停留就走了。

可七点左右的时候,刘女士看到的确实是另一番相反的景象,血腥、暴戾、毛骨悚然......

一个中年女子浑身是血的瘫坐在甲板上,旁边的中年男子则是一脸凶相地提起她软绵绵的身体,不断地往栏杆向外推。

看着栏杆外深不见底的大海,刘女士立刻意识到了什么,转身跑向6层服务台,带着保安一起回到7层甲板上。

空空的甲板上只有刚才那名中年男子,很明显,女子已经被他推到了大海里,“男子是杀人犯”瞬间冲进众人的脑海,可不只为何,男子却一脸生无可恋地念叨着:“赌钱害死人,赌钱害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男子就是王卫列,被推下的中年女性就是刘文娟,只是此时刘文娟已经不见踪影,只有甲板上的血迹,在告诉众人这里发生过什么。

而栏杆上撞击的痕迹,就是刘文娟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痕迹。

眼看从王卫列的口中问不出什么东西,也因为没有执法权,游轮上的保安选择了报警处理。

早上8点45分,香港警方终于打捞出了杨文娟的尸体,经法医鉴定,杨文娟的伤主要集中在前额和头顶,至少有10处伤痕。

严重得甚至已经开裂,其中一只手也被扭断了,从青肿的太阳穴和带着淤血的手腕不难看出,她经历了拳打脚踢和重物砸击。

但这些却并不是杨文娟死亡的真正原因,她是在被推下海后,因为溺水死亡的。

很明显,凶手就是王卫列,可被逮捕后的王卫列却并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反倒是告诉香港警方,杨文娟是因为读博压力太大,无法平衡工作和学习,这才迷恋上了赌博,也才会用头撞击栏杆自杀,至于自己把她推进大海,也是因为杨文娟死前告诉他,让他把自己海葬了。

04

别说香港警方不相信王卫列的这个说法,就连杨文娟的同事们也都不相信。

她们眼中的杨文娟是开朗乐观,不追求名利的,读博对别人来说压力很大,但是对优秀的杨文娟却很轻松,甚至早已经完成了博士论文,根本没有自杀的理由。

况且,她为了儿子都可以选择离婚不离家,又怎么会这个时候选择抛下自己十岁的儿子呢?

监控录像也推翻了王卫列的说法,如果杨文娟真的嗜赌成性,那为什么在游轮待了一晚上,却始终没有踏足赌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10月25日,法官重组了陪审团,开始审理这件案子,这一次,王卫列的说辞又跟之前不一样了。

他称,妻子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尤其是读博之后,总是怀疑自己在外面有女人,有时半夜也会把自己叫起来吵架,甚至多次有轻生的念头。

这次登上游轮之后,杨文娟又犯了疑心病,称王卫列如果不马上跟自己复婚,那就证明他在外面有其他女人。

王卫列否认后,她又让王卫列给自己40万元,让自己的外甥女开店用,这简直是要王卫列的命,他自然也不会同意。

据王卫列说,他和杨文娟那一晚一直在房间里争吵,却始终没吵出个结论,杨文娟一时生气,就跑到甲板上闹着要自杀。

而他为了制止杨文娟从甲板上跳下去,先后7次拉扯她,这才造成杨文娟头部受伤。

后来,他看到杨文娟没了呼吸,觉得她已经死了,一是害怕,才把杨文娟推到大海里。

他这么做,一是害怕被当成杀人凶手,二是害怕儿子以后没人照顾。

这套说辞,看起来天衣无缝,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先不说供词前后不同让陪审团不信任他,杨文娟的同事们也都认定他就是杀人凶手。

在同事们看来,杨文娟的死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王卫列自费飞到西安陪杨文娟爬华山来说,一口抠门的他不仅掏钱请同事们吃饭,还在杨文娟落单的时候,抛下儿子去追杨文娟。

当时,大家只以为两人感情好,如今想想,他可能当时就对杨文娟动了杀心,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而已。

包括后来到江西三清山去,应该也是早有预谋的,甚至这次的香港旅游,其实也是为了找机会杀了杨文娟而已。

至于杀人动机,也离不开“抠门”二字。

杨文娟早前看上了一套房子,打算卖掉离婚时分的那套房子,那首先就需要王卫列配合,将房子过户到杨文娟的名下。

这本是离婚时就谈好的条件,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杨文娟一直都没行动,王卫列始终把那套房子纳入自己的所有物中,如今知道王文娟要卖了房子,直觉她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杀心就此而生......

其实王卫列并不穷,名下的房产就有三套,夫妻的百万存款也都在他手上,可他就是容不得一分钱从自己手上溜走。

2011年11月10日,王卫列因为谋杀罪,被判处终身监禁;2014年9月15日,他提出去终院上诉,最终被当场否认。

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曾经的处级干部王卫列,杀死了暨南大学女博士杨文娟,原因竟然是视财如命

作者编:当年案件刚爆出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是出轨或者更大的利益纠纷,甚至说因为赌博负债杀人都比较说得过去,可没想到事实却是如此荒诞,仅仅是为了一套一两百万的房子,就对妻子下毒手,这种对于钱财的偏执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从王卫列想重复利用骨灰这一点就能看出,这已经不是正常人能干出的事了。

所以劝广大女性同胞,对钱财过分迷恋的人,一定要远离,他们真的能干出一些正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