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刘邓大军离开经营多年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大胆挺进大别山,直插敌人腹地。在这个过程中,刘邓大军丢掉了许多的重武器,一路艰难跋涉,困难重重,却还是挡不住刘邓大军将士们的期盼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将士们,当年由红四方面军改编过来之前,不少人都是鄂豫皖地区的人。此次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虽然艰难,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在阔别十余年的情况下返乡看看,这就是最令人向往的事情。

时隔多年,家乡是否有了变化?当年的亲人过得还好吗?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在重返老家后得到答案。无论是重返故乡,还是亲人团聚,都是令人欣慰的人之常情,即便像陈再道这样的将领,自然也难掩返乡的迫切之心。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处境并不好,所以首要任务还是以战局为重,无法给将士们回乡探亲的假期。但既然来到家乡附近,陈再道带兵打仗期间,总会有带兵到老家附近指挥作战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一次带兵作战期间,陈再道率部打回了老家程家冲附近。那里就是他童年成长的地方,离乡参军前所有的回忆都在程家冲,只要他愿意,随时都能回去。但陈再道最后没有去程家冲,却舍近求远去了一趟十余里外的另一个村子,去看望他的舅母。

陈再道为何不回老家,却坚持要去看望舅母?此事还要从他在老家生活的那段坎坷经历说起。

离乡

陈再道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前面还有一个姐姐。在那个年代,男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极受重视,所以陈再道的父母虽然贫苦,却愿意将所有的资源都倾向于他,这一点也得到了陈再道舅舅的鼎力支持,陈再道因此被送进私塾读书。

读书改变命运,这不知道是多少穷苦百姓的盼望,愿意为此押上一切身家也在所不惜,只盼望儿子未来成龙成凤,摆脱贫困。

但陈再道自幼深刻体会到旧社会的压迫和艰难,志向不在于耕地种田,也不在于读书识字,仅仅读了两年的私塾后,就在父母和舅舅的怒斥中毅然选择放弃读书,打算靠自己的努力替家里分担生活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再道9岁那一年,家里开始发生剧变,先是姐姐生病后因为没钱治病而撒手人寰,紧接着又是母亲患病没钱治疗导致丧失劳动力,只能卧床静养,所有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父亲的肩上。

虽然有舅舅的帮助,但这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对苦难的生活无法改善太多。陈再道每天坚持砍柴卖钱,换来钱就买些食物补贴家里,却还是无法改变家中饥寒交迫的现状。在万般无奈之中,陈再道的母亲病情越来越重,终于在挣扎中含泪病逝。

陈再道11岁时,距离姐姐去世的时间也仅仅过去两年时间,母亲、父亲就相继去世。而原因更是令人痛心,都是因为没钱治病而死。这样的情况虽然令人难以接受,但当时的穷苦大众很多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陈再道家的处境也只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已。

正因为如此,推翻压迫的大山,打倒地主阶级,自然也就成了势在必行之举。陈再道与舅舅相依为命期间,红军来到陈再道的家乡,陈再道毅然决定参加红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天下穷苦人的命运,而此时与陈再道相依为命的舅舅也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陈再道对故乡的感情和其他人一样,但又有非常大的不同。对于陈再道而言,故乡自然有那种难以割舍的童年回忆,只不过这份回忆太悲痛,又不堪回首。而且,陈再道即便回了故乡也做不到与亲人团圆,因为他的亲人在他离乡之前就已经全都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陈再道阔别故乡多年又重返故乡时,选择不回老家程家冲,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将自己对故乡和亲情所有的寄托,都放在了舅母身上,虽然舅舅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与舅舅的感情很深厚,小时候也得到过舅母的疼爱,此时舅母就是自己最亲的人。

返乡

陈再道率部打回老家的途中,顺路去了一趟舅母家,凭借当年的记忆,陈再道一边寻路一边向村民打听,很快就找到了舅母家的院子。由于当时的农村大院封闭性都不是特别好,白天大门也都是敞开的,陈再道就直接进了院子,正好见到在院子里吃饭的舅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再道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子,如今已经是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的将军。而舅母也不再是当年的年轻模样,此时已经略显老态,正在吃饭的她见到陈再道带人进院子,立刻吓得放下手中的碗筷,规矩的后退到墙边站好。

原来,陈再道当时正值率部作战期间,身上穿的是军装。而且,陈再道当时担任纵队司令员,身边一直都跟着几名警卫员,这样的配置在指挥作战中是必须的,但如此阵仗落在平民百姓眼中,自然就给人一种令人生畏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陈再道的舅母自从舅舅死后,一个人生活也不容易,摸爬滚打走过这么多年,既要应付生活的艰辛,还要面对红军离开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他们的压迫,几乎每一天都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如今,时隔多年见到陈再道,早已经认不出他来,只以为他是不知道哪个部队的大官,这才连忙起身站好,生怕动作慢了惹对方不高兴。陈再道很快就认出了舅母,毕竟年轻人的相貌变化大,成年人的面貌却不会太大,他立刻走上前,激动地双手握住舅母双肩:“燕儿还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听这话,舅母满脸诧异,因为“燕儿”是她家孩子的小名,若不是很亲近的人不可能知道。所以,舅母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这才仔细端详了陈再道。认出陈再道以后,舅母一下子就哭了,一边哭一边激动地说,“活着就好,回来就好……”

陈再道与舅母短暂交谈以后就分开了,他告诉舅母,好日子马上就来了,却因为有作战任务在身,没办法逗留太长时间。陈再道与舅母分别以后,再次踏上战场,等他再次重返家乡时,已经是解放战争胜利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