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实生活中,印度有朋友,却没有盟友!难道是印度做人太差,结交不到盟友?那倒不是。其实,无论是在西方世界,还是在不结盟运动组织里,印度的人员都蛮不错的,从印度万国造的武器来源就可以看出主要的西方国家对印度不仅不设防,还极力拉拢,还是很受欢迎的。既然如此,印度为什么没有盟友呢?无论美国、俄罗斯,还是英国、法国、德国都有或多或少的盟友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在冷战时就确立了不结盟的理念,以及印度自认为是世界大国,不需要通过结盟,拉帮结派也能维护自己的利益。

印度独立后,基本承袭了英国的政体,是一个议会制的共和国,加上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被西方热捧为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同时,印度与北方强邻爆发国战争,相当于给西方缴纳了投名状——永远不会与对方结盟,即使做好朋友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使西方对印度十分放心,同时,西方也普遍把印度视作牵制、遏制其北方强邻的战略棋子。因此,印度得到了西方朝野的普遍好感,基本上都把印度视为潜在的自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印度是极有机会与西方国家结盟的,但没有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奉行不结盟的理念与政策。不结盟这个名词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率先提出来的:1954年,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在演讲中提出了不结盟的政治理念。而他的这个政治理念的灵感与理论基础则来源于北方强邻首创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美苏争霸,世界笼罩在冷战的铁幕下,小国、弱国举步维艰,世界呼唤美苏之外的第三势力的出现。尼赫鲁恰逢其时地将他的不结盟的政治力量推广开来,1956年7月,他与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举行会晤,达成了创立不结盟运动的共识,发表了“反对吧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的宣言。四年后,在纽约参加第1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加入其中,与这三位不结盟运动的大佬磋商不结盟事宜。

1961年9月,印度、南斯拉夫、埃及、印尼、阿富汗作为发起国,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不结盟运动的第一次首脑会议,共有25个国家参加,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立,使之成为冷战时代美苏两霸之外的第三个势力。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霸权主义的原则,受到了亚非拉三大洲的许多国家的欢迎,随着时间的流逝,规模越来越大,现有120个成员,是一个松散的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结盟运动的宗旨与原则基本体现了尼赫鲁的政治理念与主张,而尼赫鲁的不结盟理念与主张而脱胎于北方强邻首创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埃及的衰落,不结盟运动的“三驾马车”中只有印度的国力蒸蒸日上,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印度早已成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

不结盟的政治理念与主张,也是印度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这就是印度在西方世界广受欢迎,却没有与任何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缔结同盟的根本原因。从西方的同盟理念、主张与体系来分析,处在同盟体系的国家都会牺牲或多或少的国家主权,以及独立自主的原则,当然,同盟体系的领袖除外,比如美国、俄罗斯,都是各自的同盟体系的老大。

印度不与其他国家缔结同盟的一个次要的原因便是印度人一向自视甚高,在冷战时代,印度认为自己是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强国。现在,印度人觉得自己在看得见的未来是仅次于美中的世界第三强国,是多级世界的重要的一极,用不着去跟谁结盟,即使俄罗斯他也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