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讲到,粟裕在国民党第五军军长邱清泉鼻子底下夺得开封城,把邱清泉气坏了。

邱清泉此人,战事精明,颇负远见,但他自傲,尤其第五军是国民党最早实现机械化作战的精锐部队,他骨子里认为,粟裕是‘狡猾作战,打不得大战役’。

国民党宣传的“逢邱清泉不打”的‘美名’,邱清泉本人也并没有婉拒之意,所谓骄兵必败,这也是他在豫东战役的下半场受到真正教训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豫东战役的下半场,同样充分展示了粟裕的“机动作战”能力,但因为战场险恶,最终邱清泉部只是受到重创,并没有被完全歼灭。但豫东战役的整个战果却足够丰硕,对国民党军队造成整体重创。

粟裕的神仙打法,让陈毅赞叹,刘伯承更坦诚地说:

“这样的仗我是不敢下决心打的。”

的确,粟裕打得太惊险,从他单刀直入开封的那一刻起,后面咬他的“尾巴”就一直没有停下,而且大有把他分而食之的气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开封之战后,粟裕考虑很久,也出现过一次犹豫。

当时中野想集中打郑州,但是报告发上去,中央军委考虑敌人因开封之战,已在集中兵力,无论是中野打,还是华野打,牺牲都很可能是成倍的,因此打正面遭遇战的时机需要推后。

毛泽东给两大野战军指示:你们两大集团若分开行动,每次歼敌以不超过一个整编师为限度;集中行动时,每次歼敌则以不超过两个整编师为限度,要保存实力。

同时,华野的一些领导也认为该适当作调整,尤其是一些伤亡重的部队,需要休息。

但粟裕觉得,豫东战役是扭转中原战局的关键战役,是接下来打大战役的一次实验,不能就此停下,而且他有把握赢得接下来的胜利。

为了让大家与自己有同样的信心意识,粟裕做了两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叫政治机关副主任钟期光加强部队内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饿得,跑得,打得”的战斗精神,乘胜追击,争取全胜。

二是给毛泽东发电报,说明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希望其能在决策上支持自己。

电报中,粟裕主要呈明两件事,“拟于25日23时放弃开封”;“邱清泉兵团入汴后,拟以三、八纵分割邱、区之联系,以一、四……等纵队歼灭区兵团于杞县以南”。

粟裕意识到,敌方重兵当前,机动作战才能吃利益。对邱清泉以削弱为主,逐步重创,让他疲惫不堪;对另一支蒋介石正在派出的新队伍——区寿年兵团,进行正面打击。

吃狼的时候,能吃的豹子也一个不放过,因为他们是一伙的。

这个计划便是豫东战役的下半部分——“先打开封,后歼援敌”中的歼灭援敌。

毛泽东与中央军委慎重考虑后,再一次在关键时刻支持了粟裕的决定。陈毅看了决策说,“粟裕同志浑身都是胆”;刘伯承则坦言,“这也太险了,这样的仗我是不敢下决心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6月26日,中央军委给粟裕回电,主要意思有:蒋、白方面判断,我粟、陈、张兵团是准备和刘邓大军汇合,打国民党的十八军,所以邱清泉和区寿年现在正向西南急进。你的计划可行,如果能配合歼灭七十五、七十二师更好,不能的话,歼灭七十五师也很好。

这一回,仍是各部配合粟裕的华野军队,继续拿下接下来的战果。

当天,粟裕向全军连下三道命令:

一是让三纵和八纵迅速撤出开封,往通许方向转移。

二是让一、四、六纵队一路隐蔽往杞县集合。

三是让地方游击队在相关敌人的后侧方散开,准备在接下来的战役中,进行机动牵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方面,本来已经要集结围城,一看华野跑了,不要开封城了,就作出另一个判断:

认为粟裕的华野和中野元气大伤,恐怕是出于无法守城的缘故,因此打完就跑,观察他们必向津浦路跑,怕是要撤退寻找和其它部队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