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陆海空三军首次授衔仪式在这里举行。

不过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对于革命的贡献并没有很多,配不上国家授予如此高的军衔,刘金山就是其中之一。

当刘金山接到授衔通知后,马上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我没有文化,没有指挥重大战役,也没有立下大功,希望主席同意降衔。”

那刘金山究竟有何经历?毛主席最终是否同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夺泸定桥,屡次建奇功

刘金山说自己没有建立功勋,这着实是一个自谦的说法,他一生参加了红军,打过日寇,参加过解放战争。

刘金山的前半生经历大小战役无数,他本人更是以作战英勇,不怕牺牲而受到很多人的赞扬。

他一生中立功无数,但有一次战斗应该是他此生最难忘的,那就是毛主席口中的飞夺泸定桥。

这场战役中涌现出二十二位勇士,刘金山正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在毛主席的部署下,云南的滇军被蒋介石调出,云南内部空虚,红军便开始进入云南境内。

当时,红军最重要的任务是寻找一个新的的战略根据地。

西北,西南等地区农村居多,国民党力量相对薄弱,因此中央决定先进入云南,随后进入四川境内,寻机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但随着东北沦陷,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毛主席提前布局,准备在甘肃,宁夏等地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战争做准备。

因此,在渡过金沙江后,红军下一步就是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

但因为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等红军到达大渡河畔的时候,已经是5月份,大渡河处于汛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先头部队的指挥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刘伯承所擅长的。

大渡河水流很快,搭建浮桥的木板与桥墩都会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当时蒋介石命令当地的部队烧毁了沿途的所有船只,只有一条破船被留了下来。

当时红军有三万人,这条船一天最多只能运送1000人左右渡河。

曾经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正是因为在此地逗留了42天,最后被清军追上,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正是有了历史为鉴,蒋介石才说要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但红军可不是有勇无谋的石达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连夜开会决定,决定利用小船运送过一个团,随即沿河进军,目的地是大渡河上的唯一一座桥梁--泸定桥,剩下的红军也沿河进军,目标也是泸定桥。

如果成功夺下泸定桥,中央继续北上,如果没有攻下,中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由刘伯承率领进入四川进行游击战争,另一部分则是北上建立抗日根据地。

这一个团渡河之后,大家发现国民党先头部队已经向这里扑来,于是决定左纵队必须在三天内,右纵队必须在两天半内赶到泸定桥。

1935年5月27日,担任左纵队先头团的红四团战士分秒必争,在疾风暴雨中前行。

期间还以一昼夜240里的速度挺进,最终于29日清晨按要求占领了泸定桥西岸。

可等到大家看到的泸定桥的时候,那座险峻的桥只有13根光秃秃的铁索,桥上的木板已经被全部拆下。

而就在桥对面,敌人正在修建桥头堡与机枪阵地,不断向我军射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简单的动员,杨成武组建突击队,他们的任务就是进攻到泸定桥的另外一边,掩护后面的部队铺设木板。

随即21位勇士站了出来,这时候刘金山急了,咬破自己的手指摁下了手印,强烈要求自己进入突击队。

刘金山本来就在土城战斗中负伤,组织让他老百姓家养伤,但是无论如何也不愿留下,并表示,

“我是个孤儿,是红军让我翻身做人,部队就是我的家,无论如何也要和红军在一起!”

最终刘金山随着主力部队一起行军,而在看到组建夺桥突击队后,刘金山也一再要求参加。

他不会写字,为了表决心,刘金山就把食指咬破血滴在了旗上。

由于他作战经验丰富,组织上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让他担任突击队指导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金山的带领下,这些勇士冲向了这十三根铁索。

突击队带着突击枪与手榴弹向前匍匐前进,他们的后面有数挺机枪对着对面的阵地齐齐扫射,数十个冲锋号一起吹向,整个泸定桥上枪林弹雨,杀声震天。

敌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只能凭借着未完成的阵地与碉堡攻击着桥上的红军。

面对敌军防御坚固的阵地,为了减少我军伤亡,炮神赵章成临危受命,只用三发炮弹就直接解决了碉堡飞。

在看到红军即将攻到对岸后,敌军丧心病狂的在对岸点起熊熊大火,十三根铁索被烧的滚烫。

刘金山的手也被烫的鲜血直流,另一只手握着的刀也已经被烙进他的手掌中,可即便如此,他最终带领突击队成功攻下敌军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战役胜利之后,中革军委也给刘金山等18位活下来的战士,授予了当时中革军委最高待遇的奖励:每人一副碗筷、一套衣服、一支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