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记者日前从上海理工大学获悉,该校一间小而美的博物馆自2023年以来,已经逐步变成了一个“大课堂”。2023年,上海理工大学机械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预约通道,该馆于2019年落成,是上理工出版学院与机械学院合作建立的艺术教育和工程美育文化场域。目前,该馆已经成为中小学师生、海外艺术高校教育人员、离退休老干部、艺术行业、媒体行业相关人员的“大课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学生在博物馆里上课。上海理工大学供图

“来到这里的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机械艺术博物馆负责人聂元介绍,同学们会在这里学习齿轮结构怎样实现转动,武松如何实现拳头缓缓举起却一瞬间使劲砸向老虎等知识。聂远介绍,尚未接触过高等教育专业学习的同学们,“有趣”“好奇”“怎么动”成为了参观现场高频关键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学生在博物馆里上课。上海理工大学供图

“我以后学哪个专业才能做出这些东西?”在博物馆里,“好奇心”打开了小朋友们原本未知的“知识窗”,从实践中感知到了课本知识的另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理工学生在博物馆上课。上海理工大学供图

此外,出版学院“机械设计基础”课堂的后半场常常在机械艺术博物馆开讲。在扎实理论基础知识铺垫的前提下,同学们来到了“机械艺术”品的现场,近距离体验各种机械装置如何运动,分析机构原理,再运用三维软件进行机构创新设计,设计完成后通过3D打印机完成零件制作,并进一步精细打磨和组装调试,直至机械装置能够流畅运转。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