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识日本就是认识中国。从东亚世界秩序的角度看,中日两国互为镜像,互为分身。”

——李永晶《分身:新日本论》

《幕府将军》以日本十七世纪的历史作为故事蓝本,日本名将德川家康通过关原合战、大阪之战等战役扫除政敌,使得日本由乱世走向统一,自此皇权旁落,开启了幕府将军时代,因其权利核心在江户,故也称之为江户时代。

01.

户田真理子|预示命运的人

户田真理子的父亲明智光秀在历史上因发动“本能寺之变”而著名。

注:| 明智光秀是日本战国时代名将,出身于美浓国的土岐源氏支族(美浓原出身在日本最受尊重)。原为斋藤氏家臣,后为织田信长家臣,因其屡立战功,逐渐受到重用。1582年,明智光秀在羽柴秀吉(即后来的丰臣秀吉)出兵中国地区之际,起兵谋反,袭杀了织田信长。这一事件被称为“本能寺之变”,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政变之一。

明智光秀虽然短暂地成为了日本的统治者,但随后被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击败,其势力迅速衰败,其家族被认作为罪臣家族。

作为明智光秀的女儿,户田效忠于吉井虎永(即历史的德川家康)。并被许配给了细川忠兴【明智光秀的家臣。在明智光秀于本能寺之变中背叛织田信长后,细川忠兴选择了投降织田信长的继承者羽柴秀吉(即后来的丰臣秀吉),并因此保住了自己的领地和地位。】

自德川家康开启幕府时代的决定性助手——布莱克索恩(德川家康赐名——三浦按针)从海上漂泊到日本后。户田因会说英语,被派遣给三浦做贴身翻译。

细川忠兴(剧中称文太郎)一方面深爱着他的妻子,一方面又因妻子的身份而深恶痛绝。但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恼火,但苦于是德川家康的命令,只得遵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三浦与户田的相处,双方都对对方生出了一些好感。即使如此,双方都有自己的使命要履行。三浦为德川家康训练大炮队,户田则将三浦每日的行动记录并汇报给德川家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迫于摄政王会议,德川将受到其余四位摄政王联合王储军队的合围,迫于压力,德川发动了名为“绯红之夜”的计划,此计划的核心便是户田真理子。

摄政王石户在王储母亲的提议下,软禁了其余摄政王和他们的家人,如若户田能够在此情况下从城中带走一人,则可给其余摄政王以理由;如若不然,户田(因其为明智光秀的女儿)将以自杀的形式告知世人,石户变现软禁了其他摄政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户田没有等来离开城池的许可证,于是决定在黄昏时分自裁,应允的介错人未到,三浦站了出来,他充分尊重爱人的决定(又或许他们并没有选择),并亲手完结所爱之人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时刻,狡猾的石田摄政王送来了出城许可,并许诺明日可以离开。

然而,半夜,石田派来了杀手。准备以另一种形式软禁他们。为了躲避杀手追捕,他们躲进了一件密闭的屋内。最终,户田真理子决定在杀手们利用炸药开门的同时自杀,完成绯红之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三浦水手|为日本指明方向

如果说,德川家康象征着军事上的日本、三浦按针象征着被外国文明影响的日本,那么真理子暗含着日本更隐秘的欲望——它也是日本所不容忽视的某种“社会性格”。与其说《幕府将军》是一出东方主义传奇,毋宁说它恰恰是西化后的日本人对自我历史的重新审视。

真理子的面容成为了复杂欲望交织的舞台,镜头频繁聚焦于这幅画面:她的眼中闪烁着对权力的渴望,同时又巧妙地掩饰着这份野心,表面上顺从于操纵者的意志,内心却燃烧着挣脱束缚、主宰自身命运的强烈愿望。这张面孔,宛如一幅近代日本精神的缩影。从“尊崇唐朝”到自我意识的觉醒,再到黑船叩关后对西方世界的主动接近,日本在亚洲的边缘崛起,不甘为时代潮流所滞后,其心志犹如一颗欧洲之心,在东方搏动。

日本不以模仿为耻,反而精于吸取征服者的文化精粹,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自身力量的源泉。这个国家既崇尚忠诚勇敢的武士道精神,又暗藏着超越当下强权的勃勃雄心;它拥抱欧洲的语言与制度,同时深情地保留着东亚文化的独特韵味。真理子的形象,正是这一系列矛盾与融合的集中体现,是对日本这一复杂符号的艺术提炼。

她与按针的微妙互动,仿佛是创作者眼中的隐喻,映射出日本与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间微妙而深刻的关系。因此,真理子的角色远非单纯的顺服者所能概括,《幕府将军》的镜头下,其意图远不止于简单的东方异国情调展示,而是勇敢地直视并剖析日本深层的抱负与追求。影片力求揭示的,是这只欧亚文化交汇孕育出的“混血野兽”——日本,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成形,展现出其独特的世界地位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