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第十一届南方教育年会在广州召开。诸位教育界“大咖”围绕“教育强国战略的内涵、路径和实践”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接下来,小编带您一起深读专家的观点精华。

在第十一届南方教育年会上,韶关市教育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曾楚清正高级教师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根基》主题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义务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基点中的基点,因此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是要不断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筑牢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基。优质均衡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优质均衡发展就是要缩小教育的区域、城乡和校际发展三大差别。通过不断缩小教育的三大差别,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PART1

一、实践路径

韶关地处粤北,面积排广东省第二,常住人口286万人,现有各级学校996所,在校学生59万人,专业老师3.5万人。近年来,韶关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一些成绩和荣誉。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粤北地区,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党政重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教育强市战略、大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力保障教育投入。

统筹谋划,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强化统筹谋划。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城区里面,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农村重点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这几年我们完成了147所学校改造,增加20810个新学位,包括农村寄宿制学校、小规模学校都进行改造、优化、提质。同时对特殊学校加大建设力度。

激发活力,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县管校聘”从2017年启动,我市是广东省唯一的教育部第二批试点示范市。通过“县管校聘”改变教师身份,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盘活教师资源,激发教师活力。深化教学评价改革。义务教育的评价改革牵涉面非常广,也非常难。我们参照国家和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做法,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到初中都进行抽测,采取信息化和纸笔测试的方法监测学生的学业水平质量,分析结果,整改问题。同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县区的重要领导,使他们了解区域内的教学质量现状,压实他们的主体责任,取得了良好效果。优化乡镇中小学校的管理模式,小学实行一校多区的管理,初中学校通过搞集团化办学,建立紧密型的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乡镇中学良性发展。

聚焦质量,着力提升总体教育水平。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校长,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校长的治校能力水平。举办校长说论坛,由校长介绍办学经验,分享办学成果,与大家进行对话。同时邀请市外的专家开展讲座、专家引领。二是严把教师招聘关,把好的老师、高素质教师招进来,让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三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品质课堂。四是变革学生评价。主要看学生的进步,五育并举,加强过程性、发展性、增值性的评价。五是强化学校的文化引领。一校一品,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作用。

PART2

二、实践体会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

压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是主要抓手。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主体责任在地方政府(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义务教育必须压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一要加强教育督导评估。这是对地方政府教育履职考核的重要抓手,要真督实导,要督出真问题,导出好成效。二要进一步完善党管教育的领导体制。党委政府要都是党委(常务)管教育,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教育,那我们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就会更快,教育会办得更好。三要进一步健全党政主要领导的选用和提拨机制。要把真正重视教育、干出成效的领导干部提拔到党政主要位置上,这样教育的优先地位能够保证,教育强国的步伐会大大加快。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环节。目前,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啃的都是硬骨头,不光是爬坡越坎,还要滚石上山,要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例如教育投入机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评价机制、招生考试制度、教育治理体系等方面都要进行改革。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