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沙俄吃了大亏。但是为了保住他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尼古拉二世还是得厚着脸皮与日本保持友好关系。

原本沙俄的计划是独吞中国的所有利益,尤其是蒙古、新疆和东北,也就是长城以北都归他们。奈何无端冒出来一个日本,发展得还真不错,直接把沙俄的这一计划给打破了。

既然如此,沙俄便退而求其次,打算和日本搞好关系,大家合伙开发中国。日本这边打这一仗,也是损失惨重,为此他们也不敢轻易再对沙俄开战,因此只能与之握手言和。

1907年到1916年,双方签订了4份密约。主要是为了瓜分中国北部的权益。

  • 第一,日本承认沙俄对外蒙地区的管辖权,而沙俄则承认日本对半岛地区的管理权。
  • 第二,日本和沙俄将东北分成南北两块,南部归日本,北部归沙俄。
  • 第三,对于内蒙,他们也做出了切割,东部归日本,西部归沙俄。

这一系列事情办完以后,沙俄忽然在1917年崩盘了!日本压根就没打算真心和沙俄和好,趁此机会他们果断出兵远东。

不得不说,日本的野心很大啊,七八万人马直接杀到了贝加尔地区。结果俄国成立了苏俄,破灭了日本称霸远东的美梦。那么苏俄包括后来的苏联,是怎么处理远东的事情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俄刚成立那会儿,支持远东建立共和国。

这一招不得不说,非常妙。那时候苏俄擅自退出一战,导致协约国愤愤不满。最严重的时候有14国入侵俄国。再加上内部的白俄军,苏俄可谓是焦头烂额。

不过俄国地大物博,这些军队从远东、高加索、摩尔曼斯克等地入侵苏俄,都没能打到苏俄的核心圈子。看看,俄国为啥一直寻求土地?好处就在这里。

由于列强们打不到苏俄的核心圈子,使得他们有了缓冲时间。调整战略以后,苏军在前线节节获胜。但是,1920年3月,打到贝加尔地区时,苏军也不往前了。再往前就和日军正面碰上了。

这个时候苏俄采取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他们让远东当地人,组建了一个远东共和国。对外宣布脱离苏俄的管理,完全独立自主,其实背地里还是苏俄在控制。

远东共和国包括了外东北地区、勘察加半岛、贝加尔地区等,总计有3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在186万左右。

一方面是远东建国独立,对外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苏军暗中以各种手段对付日军。一直到了1922年10月,日军一路后撤到海参崴,最终离开了苏俄的地盘。

1个月以后,远东共和国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重新回归了苏俄的怀抱。就这样,苏俄保住了基本盘。后来更是利用苏联这个联盟,将沙俄绝大多数地盘都给弄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欧洲战场开打前,苏联和日本在远东有过一系列冲突。

日本凭借日俄战争攒下来的自信心,一直都不太看得上俄国,因此这次入侵俄国失败以后,日本并没有气馁,而是在找其他机会染指远东。

第一件事,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

1858年的《瑷珲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沙俄割走了中国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就包括了哈桑湖及其附近地区。

这里有一座张鼓峰,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在1858年签订条约后,其实也是咱们的地盘。但是沙俄却以翻译问题,强行将这一地区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因此,张鼓峰一直以来,都是中俄争夺的关键。

1931年日本占了东北,第二年扶持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那么张鼓峰就成了伪满和苏联之间争夺的焦点了。

1938年7月,日本声称看到有苏军在张鼓峰构建防御工事,作为伪满的老大,日本当然要出头,毕竟他们已经把东北当成自己的地盘了。

为此日本果断出兵7000人,苏联也不含糊,出兵1.5万人,而且火炮、飞机之类的武器装备,都远多于日军。

战争结果是,日军损失1440人,苏军损失847人。且苏军夺取了张鼓峰,算是获得了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件事,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

1924年在苏联的支持下,蒙古国宣布单飞。到了1932年,在日本的支持下,伪满成立。两家紧挨着,因此有不少领土争端。

1938年7月,张鼓峰事件爆发的同时,日军将大军开拔到了呼伦贝尔市,吓得苏军也立马集结部队进入蒙古国边境,与日军对峙。

到了1939年5月,苏日双方开打。战争分为4个阶段,日军出兵7.5万人,苏军出兵5.7万人,一直打到了8月31日暑假结束。

对于战损,其实没有定论,大家都说对方战损比自己高。不过日军在战后主动做出退让,应该是日军损失更大,但苏军赢得也不轻松。

很多人认为,苏军两次都取得了胜利,应该找回了丧失的信心。其实还真不能这么看,日军的战斗力也让苏军不敢小觑。毕竟只是两次小规模的战役,压根看不出两国之间交战,会有怎样的结果。因此,苏联对日本,依旧采取小心翼翼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承认伪满、与日签订和约,都是权宜之计?

俄国在东北亚的霸主之位,就是日本给抢走的,所以说,苏联对日本自然是恨得牙痒。但是诺门罕战役结束第二天,德军就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

9月16日,苏联与日军宣布停止一切战事后,于第二天也对波兰发动了侵略战争,瞬间拿下了波兰大片领土,直接导致波兰当场亡国。

因此,苏联此后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欧洲战场,能和日本不发生冲突,尽量不发生冲突。

1940年3月,苏联从芬兰手里抢来了一片领土。1940年6月到7月,苏联攻占波罗的海三国以及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

在西方,苏联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拓宽了4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而且还增加了2200万老百姓,简直赚麻了。

因此苏联在东方的策略,自然是要和日本保持和平,最好握手言和。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不仅不跟日本交战,而且还主动承认了伪满洲国的合法性。值得一提是,苏联是第一个除日本外,承认伪满的国家。

我们对伪满是坚决反对的,苏联也支持我们抗日,但为何苏联此时要签订这么一个《苏日中立条约》呢?

很多人认为,苏联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完全是权宜之计。其实从时间点上,我们就能看出端倪,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就是不愿直接和日军交战。

1941年4月13日,双方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但是在1941年6月22日,德军才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动入侵苏联。

也就是说,苏联承认伪满,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德军的威胁,甚至可以说,他们在德军入侵他国的同时,自己也挣了个底朝天。

而且我们都知道,斯大林对于德军的突然袭击,是压根就不相信的,他一直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有效的。斯大林认为,他们和德国完全可以合伙在世界上瓜分土地和人民,干嘛要动手呢?

因此,避免两线作战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那么苏联为啥要和日本签订这份条约呢?说到底,其实就是苏联不想和日本正面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仅此而已。

  • 第一,日俄战争后,苏日双方之间的摩擦,规模都不大,根本没起到一雪前耻的作用。因此苏军不少人依旧“谈日色变”,不愿日俄战争的结果再次出现。
  • 第二,苏联在西方能轻而易举获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跟日本打了两次以后,压根没占到什么便宜,他们知道在哪里动手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宁可把精力放在西方,也不愿意放在日本身上。
  • 第三,苏联在远东基本实现了他们在那一时期的战略目标,靠这份条约可以保住这一目标。只有等到欧洲战场尘埃落地,苏联才会重新调整远东的战略目标,暂时没必要向日本宣战。

所以说,其实苏联压根就不愿和日本直接交战。而不是担心两线作战拖垮苏联。其实日本也不愿意对苏作战,他们在两次小规模战役中也吃了不少亏。与其和苏军交战讨不到便宜,倒不如继续欺负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结束前7天,苏联才对日宣战。

这就很明显是在捡漏的了,日本在1945年8月6日已经被一颗蘑菇给炸了,苏联意识到日本即将战败,立马在8月8日对日宣战。

仅用了24天,苏军就击败了70万关东军。很多人认为这是势如破竹,其实早在8月15日,裕仁天皇就宣布投降了。大量关东军早就举起了双手,可苏军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活生生把这场战争推迟到了9月2日。

不得不说,斯大林是真够聪明的,在最佳的时机,用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最大的收益。他不去做生意,简直就是世界商人史上的一大损失啊!我标题都给他想好了:天才生意人斯大林经略苏联,商业巨子混哪行都吃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