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2024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并未如许多人预期的那样逐步回暖,反而呈现出令人失望的趋势。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多,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情况亦令人堪忧。

百强房企的销售业绩同比大幅下降,近乎腰斩,这无疑给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小房企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更是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与此同时,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创新高的数据令人咋舌。截至今年4月份初,多个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突破十万套大关,然而,与庞大的挂牌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愿意接盘的刚需购房者却越来越少,这反映出炒房家庭对后市的悲观预期,以及房价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鼓励刚需和改善性家庭入市买房,去除商品房库存压力,降低房贷利率、放开限购、限贷政策等举措相继出台,为购房者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

然而,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购房者的压力,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下行趋势。因此,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刺激买房的力度,推出了三大举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城中村改造

今年,我国出台了三大工程项目,其中城中村改造被外界视为新一轮“棚改”的重启。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还能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中村改造与新一轮“棚改”的关联

城中村改造是指对城市中那些特大或超大型城市的城中村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拆迁重建、环境整治等方式,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棚改”则是指对城市中的棚户区进行改造,两者的目标都是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因此,城中村改造可以被视为新一轮“棚改”的延伸和拓展。

新一轮“棚改”的重启,是在总结过去棚改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而提出的。通过城中村改造,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城中村改造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城中村改造对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作用

城中村改造通过拆迁重建,释放了大量的购房需求,拆迁居民在获得补偿款后,可以选择到周边地区购买商品房,从而帮助新房或二手房市场去库存,这种需求释放的效应是显著的,可以有效缓解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压力。

同时,城中村改造还可以通过实物安置的方式,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当地可以与开发商合作,将开发商之前卖不掉的库存商品房作为实物安置房源,提供给拆迁居民,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拆迁居民的住房问题,还能帮助开发商消化库存,实现双赢。

此外,城中村改造还能够提升周边地区的房价水平,随着城中村的改造升级,周边地区的居住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吸引更多的居民前来购房置业,这将进一步提升周边地区的房价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房票安置

在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改造与更新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大规模拆迁带来的财政支出压力,一直是困扰地方的一大难题。为了有效缓解这一压力,并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房票安置作为一种创新的补偿方式,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各大城市采纳实施。其中,广州作为首个落地房票的一线城市,其探索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引领意义。

房票安置,顾名思义,就是当地在拆迁过程中,不再直接向居民发放现金补偿款,而是发放一种特殊的“房票”,这种房票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和期限,居民在拿到房票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在指定的区域内,向当地开发商购买商品房。通过这种方式,当地将拆迁补偿款转化为购房款,既减轻了财政负担,又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广州,这一政策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当地通过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确保了房票安置政策的顺利落地。一方面,当地明确了房票的使用规则和限制条件,确保居民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不会损害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地方积极与开发商合作,提供优质的房源和优惠的价格,让居民在购房过程中得到实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票安置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地方的财政支出压力,还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对于居民而言,房票安置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和实惠的补偿方式。

相比于现金补偿,房票安置可以让居民在购房时享受到一定的优惠和奖励,提高了补偿的实际价值,同时,房票安置还可以避免居民因现金补偿而陷入过度消费或投资陷阱,有利于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对于开发商而言,房票安置政策有助于缓解库存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房票安置政策的推动下,开发商可以获得稳定的购房需求,从而加快库存去化速度,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同时,通过与地方合作,开发商还可以获得政策支持和市场认可,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房票安置政策还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推动城市更新,通过引导居民在指定区域内购房,当地可以实现对城市空间的有效规划和利用,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同时,房票安置还可以推动老旧小区的改造和更新,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不过,如何确保房票使用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是一个重要问题。各地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防止房票被滥用或违规操作,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时,如何平衡地方、开发商和居民之间的利益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地方上需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国家将收购大量房产

在国家致力于满足广大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背景下,加大保障房供应成为了重要举措。预计未来五年内,国家将提供高达600万套的保障房,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既是对现有住房市场的一种调节,也是对未来住房格局的一种规划。

在这一过程中,各城市为了达成保障房供应目标,往往会通过向开发商或二手房业主购买大量存量商品房的方式来实现。当前,有两类房子或将成为各地收购的重点对象。

第一,城市中的老房子

这些老房子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或成熟社区,虽然建筑年代久远,但地理位置优越,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对于手中有多余老房子的业主来说,现在可能面临难以变现的困境。

然而,将这些房子折价卖给当地,不仅可以解决变现难题,还能为城市的低收入群体提供更为经济实惠的保障房。地方收购这些老房子后,可以通过维修、改造等措施,提升房屋的居住条件,并将其作为保障房供应给需要的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开发商手中难以销售的新房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快速扩张和规模效益,大肆拿地建房,并大量举债经营,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这些新房逐渐陷入了销售困境。

对于这些开发商来说,将手中的新房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给当地,既能够缓解资金压力,又能够减少库存积压,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地方收购这些新房作为保障房,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住房市场的平稳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在收购房产时,一定要坚持低于市场价的原则。这一原则不仅能够确保地方在保障房供应上的经济效益,还能够防止房价过度上涨,维护市场的稳定,同时,打折出售的方式也能够降低收购成本,提高保障房供应的可持续性。

此外,当地在收购房产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房屋的质量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对于老房子,需要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改造,提升房屋的居住品质;对于新房,则需要关注房屋的设计和建筑质量,确保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同时,当地还需要完善保障房的配套设施,如交通、教育、医疗等,提高保障房的综合品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地方收购房产并作为保障房供应,不仅是对现有住房市场的一种调节,更是对未来住房格局的一种规划。通过增加保障房的供应,能够逐步改变住房市场的供需结构,降低房价上涨的压力,使更多的人群能够享受到适宜的住房条件。同时,保障房的建设和供应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提高城市的整体居住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