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融虎讯 5月22日消息,近日,量化派这家在现金贷领域有着深厚背景的科技公司,近期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意图第三次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担任其联席保荐人,复星国际资本则作为财务顾问。

尽管量化派在2022年6月29日和2023年2月21日的两次上市尝试均未能成功,但根据港交所规定,失效的申请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公司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提交申请。

在财务表现方面,量化派在2021年至2023年间的总收入分别为3.511亿元、4.753亿元和5.297亿元,同期溢利分别为6660万元、1.263亿元和1.476亿元,显示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从招股书的收入结构来看,随着转型持续,金融助贷的收入占比也逐渐减少,2021年及之前金融业务营收占比76.8%,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11.8%和20.2%。其中,“享花卡”只能在羊小咩平台使用,用于分期购买平台上商品,2021年-2023年乐享花卡收入分别为250万、560万、1420万,占总收入的0.71%、1.2%、2.7%。

在利润端,量化派经调整溢利增幅也颇为明显,报告期内,由6664.3万元增长至1.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接近50%。金融虎网注意到,溢利的增加来源于成本的缩减,2022财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较2021年减少约6000万元,量化派也称2022年不再从第三方供应商采购用户流量,这导致互联广告及推广开支减少约6200万元。

拒绝采购流量一方面能够帮助量化派缩减支出实现溢利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业务伙伴数目增速的明显放缓。量化派业务伙伴2022年到2023年仅增加了72名,要知道,这个数目2021到2022为2243,相差近31倍。

除此之外,公司最重要的两个平台(羊小咩和消费地图)的月活用户数也收到很大影响。其中羊小咩月活用户数不升反降,报告期内分别为,757011名、675043名、520757名。消费地图方面表现较好,由2022年的62255名升至2023的81038名。不过,相较于羊小咩的用户体量,消费地图用户数规模还是有待扩大。

据了解,量化派是一家以AI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最初涉足金融大数据和消费金融领域,但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对现金贷市场的整顿,公司开始转型。2017年,量化派暂停了赴美上市计划,之后转向港交所寻求上市。然而,其上市申请两次未能在6个月内完成,导致申请失效。量化派在2023年2月再次提交上市申请,并面临证监会关于股权变动、股权架构、员工持股平台以及助贷业务合规性的追问。

在转型过程中,量化派的“信用钱包”App更名为“羊小咩”,发展为电商平台,提供消费信贷撮合服务和商品分期购买服务,如“享花卡”和“备用金”。金融助贷业务的收入占比逐渐下降,而数字化营销和商品交易赋能等业务增长。尽管金融业务受到监管压力,但公司的总收入和盈利仍有所增长。

同时,顺应数字经济政策号召,量化派还推出城市消费运营平台消费地图,探索新的增长点。截至目前,该图已经覆盖北京13个区域及北京以外的内蒙古包头、河北廊坊、四川成都及重庆4个地理区域,为当地政府消费券发放平台赋能,同时在汽车服务、消费电子、餐饮等多个消费场景助力本地商家变现。

量化派在2022年第二季度才推出消费地图,截至2023年年末,其在消费地图上累积了2024名业务伙伴,赋能的交易值超过人民币3.22亿元。公司能够通过不断的创新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2021年至2023年量化派共产生研发开支超1.5亿元人民币,公司研发费用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截至2023年12月31日,量化派的研发团队人员数量占员工总数的40%以上,亦显示出公司对于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

量化派此次递表港交所,能否成功上市,将取决于其能否满足监管要求,展示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和增长潜力。公司的转型和对非金融业务的侧重可能会对其上市前景产生积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