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本文文末点「赞」和「在看」并留下你的评论,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并截图发至公众号后台。

我们将在5月27日于本文评论区开奖。抽出1读者朋友送出一张戛纳官方明信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戛纳播客Day7&8

00:53柯南伯格催眠大作《裹尸布》究竟在讲啥

15:22本届戛纳目前唯一零差评电影《宽恕》

23:21特朗普传记片《飞黄腾达》没预期那么糟糕?

35:29导演双周 华语片《白衣苍狗》

36:20一种关注 日本片《我的阳光》

37:50一种关注 巴黎外卖员《苏莱曼的故事》

39:49导演双周 清新脱俗的分手爱情片《你们会回来》

44:34喜欢玩网游的影迷 或许会喜欢导演双周的《吞噬夜晚》

48:11肖恩·贝克《阿诺拉》让我们产生巨大分歧

01:00:37主竞赛《我的马塞洛》引众人嫌弃

01:04:28明日预告

点击播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77届戛纳电影节《银幕》国际场刊(4分制)

《某种物质》2.7
《风流一代》2.6
《艾米莉亚》2.5

《善良的种类》2.4
《鸟》2.3
《距离世界末日三公里》 2.3

《裹尸布》2.2 【新】
《利莫诺夫:埃迪的歌谣》2.2
《拿针的女孩》2.2
《野性钻石》2.1
《大都会》2.1

《噢,加拿大》1.8
《飞黄腾达》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77届戛纳电影节华语媒体场刊(4分制)

《阿诺拉》2.9 【新】
《某种物质》2.9
《鸟》2.7
《艾米莉亚》2.5
《大都会》2.4
《风流一代》2.4
《利莫诺夫:埃迪的歌谣》2.2
《善良的种类》2.0

《帕特诺普》1.7 【新】
《野性钻石》1.7
《飞黄腾达》1.7
《裹尸布》1.6
《拿针的女孩》1.3
《噢,加拿大》1.3
《距离世界末日三公里》1.0

《我的马塞洛》0.8 【新】

5月21日,今天是戛纳电影节正式开幕的第八天。不需要抢票的早晨神清气爽,

今天的第一要务,首先是二刷了昨晚首映的由柯南伯格导演的主竞赛影片《裹尸布》。由特约记者 kid y 带来介绍,他还会介绍一部导演双周的可爱但不乏深刻的动画。

今天将有三部主竞赛悉数登场,但对它们我都不在乎,因为昨天晚上的那部电影已经牢牢占据了我的脑海——大卫·柯南伯格无与伦比的新作《裹尸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看完我感到诧异,不知所措,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但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和梦境的辅助,我似乎越发能够触及这部电影的脉络所在,也就是在这语焉不详的混沌之中那切肤,或者准确说是如癌症那般切骨的悲痛。

所有,《裹尸布》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当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就和柯南伯格近二十年所有电影一样,它是导演对其前作信息的回收再利用,是柯南伯格复杂思维的一锅乱炖。这里像《大都会》那样对于国际关系的思考,像《危险方法》那样剖析婚姻中的伦理关系,像《东方承诺》那样探讨阶级差异,像《未来罪行》那样关注环保主义与人体的变异,像《感官游戏》那样对互联网社会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除却这些类型元素的重复,电影的主题却是简单,迟缓,甚至可以说是冗长的。电影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正反打拍摄得喋喋不休的对话戏,聚焦于男主卡什(文森特·卡索 饰)与形形色色人士的交流,关乎他对亡妻的思念,他所发明的裹尸布科技,他陷入了(也许是)惊天的阴谋…...电影的前八十分钟都已这种像开了0.75倍速,极端缓慢的节奏匍匐前进,留给观众大量的思考时间来感受文本和影像上的异常;只有在某几处惊为天人的时刻,电影才将其所蕴含的影像触觉完全开放给观众,汹涌悲伤情感铺面而来。

其中令我最深的一处莫过于当卡什穿上他亲自研发的裹尸布,3D成像将其尚且健全的身体转化为毫无生气的解剖图像,在那一刻,他就像是一个介于生死之间的阴阳身。

柯南伯格一直强调其电影中的身体性,无论是早期的新肉体主义(如《录像机谋杀案》)还是后来的肢体暴力(如《暴力史》),它们都呈现了肢体与精神的联系;但没有哪部电影像这个时刻一样彻底将两者合二为一:

肉体未逝,而精神已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最后四十分钟,电影终于进入了它的高潮,而这个高潮又完全不是观众所预想的那样。

高信息量的、一波又一波的“反转”不断推翻着前文的理论,却又没有一个能站得住脚,甚至如极右论坛的阴谋论那般荒谬而不可信;反之,直到结尾,电影都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结论,或者说根本没有结论可言。在文本的多重含义之间,它似乎指向了一种极度空虚的精神状态,渴望逃逸,却又永远无法逃出。这正对应了前面所不断增强的悲伤:也许这个男人需要重新生活,但他永远也无法走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柯南伯格曾多次强调这部的电影的自传属性,提及他渴望通过电影来与死者沟通,包括妻子卡罗琳于2017年癌症去世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甚至连卡索在片中的造型也酷似导演本人。

观众虽然根本无法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但这种深远的,漫长的,如病痛般煎熬的悲悯将深深牢刻在他们的心中。这就像是一部眼泪流干也无法停止哭泣的电影,饱含着柯南伯格最私人,最痛苦,同样也是最深刻的那一面。

又或者,早在2021年的短片《大卫·柯南伯格之死》中就提前预兆了本片的答案:像拥抱自己的尸体那样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裹尸布》,《猫妖小杏》也在讨论生死,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由《琳达!琳达!琳达!》导演山下敦弘实拍,再由新人导演久野瑶子转制为手绘的动画讲述12岁的少女花梨寄居在乡村寺庙时所经历的奇遇与冒险故事。

其中最为亮点的就是片中的主角,这只名为阿杏的37岁的中年猫妖。他不知从何处而来,也不知为何长生不老,但他慵懒闲散的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处世态度对应着少女对过世母亲的思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猫妖小杏》映后,久野瑶子(左一)、山下敦弘(中)

by kid y

随着故事不断发展,电影逐渐走向了《铃芽之旅》,或是《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那样在生命中不可避免之痛下的成长。然而,也许是这种转制手绘所带来的特有的僵硬感,又或者文本中不断提及的佛教因素,其传递了一种东方式的淡然。

尽管孩子总是会长大的,但电影愿意将视角停留在美好的那一瞬间,让这个灿烂的夏天永不结束。

今天的另一部重头戏是由肖恩·贝克导演的《阿诺拉》。这部电影由“戛纳毒瘤”NEON发行,从公布片单起就被预测为金棕榈的大热种子。

电影讲述一位脱衣舞女与性工作者安妮(米奇·麦迪逊 饰)邂逅了一位俄罗斯富豪寡头的儿子伊万(马克·埃德尔斯坦 饰),两人陷入疯狂的恋爱后决定闪婚。但当结婚的消息传到俄罗斯,男方的父母赶到美国棒打鸳鸯,伊万却扔下安妮自己销声匿迹。面对男方家庭要求取消婚姻的要求,安妮被迫与俄罗斯寡头的手下一起踏上了寻找伊万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诺拉》首映后在豆瓣上的评价褒贬不一,陀螺编辑部也就此在开头的播客里进行了一场辩论。

相比肖恩·贝克之前的作品,《阿诺拉》更像是一次创作思路转向后更加“主流”的新尝试,对于本片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尝试的接受程度。

相较前作粗粝的现实主义质感,《阿诺拉》引入了更鲜明的类型元素,剧作也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呈现出多次语调的转变。肖恩·贝克用对应的调度思路去匹配情绪的转化,从前三分之一音画剪辑如青春MV般狂放的能量感,到中段开始“棒打鸳鸯”时身体性的喜剧处理方式……

而就在你以为故事即将走向近乎浪漫喜剧的范式时,结尾却给你当头一棒,以一种冷峻的口吻制造情绪落差,完成对幻象的打破与对底层现实的回归。这个极具情感张力的长镜头也成为首映结束后大家津津乐道的高光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应地,相比之前“记录”式的拍摄方式,这或许也是肖恩·贝克最注重“表演”的一部电影。新人女演员米奇·麦迪逊以很高的可信度呈现出了复杂语调的跳跃,而我们人见人爱的《六号车厢》男主演尤拉·鲍里索夫也在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角色中尽情散发他的银幕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诺拉》发布会

by 双晚

作为一部兼具观赏性与情感张力的电影,《阿诺拉》似乎具备打动本届戛纳评审团的重要特质,而在外国媒体口碑向好的基础上,发行方NEON也势必会为本片进行一波强有力的造势。

相比之下,今天其他的两部主竞赛影片则显得有些哑火。

首先是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弗·奥诺雷的新片《我的马塞洛》,围绕传奇影星马塞洛·马斯楚安尼与凯瑟琳·德纳芙的女儿齐雅拉·马斯楚安尼展开。她将自己装扮成父亲的模样,并要求被称呼为马塞洛,在“复活”父亲的过程中,也不断追溯自己的童年回忆,并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特殊的私人体验要避免陷入自我陶醉,必须拥有足够普适的内核。电影尝试回答很多个问题:名声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在光环下作为个体独立存在的方式、以及如何面对父亲留下的情感与精神遗产。但却似乎讲不清楚其中的任何一个,便在断裂与反复的横跳中让观众陷入不知所云。

于是打开这部片子的唯一方法变成了迷影彩蛋合集,既包括对马斯楚安尼影史经典片段的复现,也包括各位影星出演自己的客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德纳芙作为法国电影的吉祥物贡献了全片最可爱和动人的瞬间,戏份因为她的出现而变得让人愿意看下去。

也不禁再一次感慨今年主竞赛选片令人困惑的思路——相比昨天我们聊到的《宽恕》乃至许多导演双周单元的好电影,为什么要让这样一部适合出现在“特别展映”的自我庆祝的电影进入主竞赛?

到了半夜,我们再次折返德彪西,观看意大利导演索伦蒂诺的新片《帕特诺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电影是索伦蒂诺继《上帝之手》后又一部以家乡那不勒斯为背景的作品,这次的主角是名为帕特诺普的女性,电影从1950年她的出生开始一直延展到现在,去展现她的人生与这座城市的轨迹。

早在本片被官宣时,便隐隐担心,索伦蒂诺要如何写出一个女性视角的作品。

结果不出所料,他没兴趣(也没能力)去塑造一个鲜活可信的女性主体,所谓的女主角帕特诺普仅仅是一个“美”的象征与抽象的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符号化的拼贴去讲述城市脉搏的思路本身没有问题,费里尼早在《罗马风情画》中便已做到更成功的极致。但影片一边把帕特诺普概括成“美”的同义词,一边又试图勾画出她看似完整实则虚浮的生命体验,反倒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尴尬。

而就连对“美”的理解和调度,都显得如此陈旧而浅薄。索伦蒂诺展现“美”的方法或是通过男性角色陶醉的眼神,或是将女主角作为造型单品,摆在台子上三百六十度地观看,再搭配大量眼神迷离表情暧昧的特写,其本质与香水或旅拍广告实在无甚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最核心的概念都以这样机械的方式被执行时,又如何期待成片能有多少的灵魂呢?

戛纳主竞赛逐渐进入尾声,相比刚开始时的低迷,几部热门电影似乎将主竞赛带向了正轨,而在最后三天里,也将有更多前期预测的热门竞争者加入金棕榈的角逐。

明天我们将迎来两部主竞赛的潜力影片《壮游》《目的地汽车旅馆》,是否会有下一个爆款?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送你们特约记者kid y深夜吃的模糊gelato一张

明天看什么?

主竞赛《壮游》

主竞赛《目的地汽车旅馆》

特别放映《观众》

一种关注《越和南》

导演双周《凝视者》

撰文|双晚、kid y

编辑|常温狗

/ The End /

点击查看戛纳全程记录

(查看戛纳被删文章,请移步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按钮;被删文章的抽奖活动照常,不会取消,请被删这三篇的抽奖参与者关注我们后续评论区抽奖结果)

戛纳日记Day7: 这部新片真是戛纳一股清流

戛纳日记Day6: 猩红戛纳,爆款来了!!

戛纳日记Day5: 华语片里的时代浪涛,此时无声胜有声

戛纳日记Day4:目前为止,主竞赛不行

戛纳日记Day1: 开幕片总是有争议

戛纳日记Day0: 开卷在即,我们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