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杨浦丨科学馆与沪江大学理科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话说杨浦丨科学馆与沪江大学理科的发展

1936年,沪江大学隆重庆祝建校30周年。理学院院长郑章成撰写《沪大理科之回顾与前瞻》一文,总结了沪江理科的发展历程,提出大学科学研究的四重使命,其言谆谆,其意切切。

沪江大学建校伊始,参照美国大学教育模式,向学生提供“博雅教育”,以使学生毕业时“最低程度须有一种普通常识”。根据档案资料,1915年时学校设置了六个科目:外文、国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保证“各科应受同等门径,不偏不倚,无轻无重,所谓‘完整教育’是也。”

1916年,沪江开始实行“选科制”。校章规定:“选科制的目的是让学生顺着适合他专长的方向学习,更为明确地培养他从事某种特定的终身事业。”学生第一年修习公共课程,第二年开始可根据自己的意向、个性和能力,选择自己想深入研读的学科,直至毕业。

选科制的推行,使沪江大学从以人文为中心的博雅教育模式,转变为注重发展个性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教育模式。其后,沪江理科因应上海工业需求,发展迅速,呈现出注重实践应用的鲜明特色。

沪江理科宣称“提供化学、物理、生物、地质、生理卫生学及数学的训练”,但长期负责理科的梅佩礼并不满足于提供一般的理论课程,而是“一直尝试在基础理科课程中揭示学习的实际意义”。梅佩礼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的训练,学校教育应该尽量贴近社会,以一种高效率来培养学生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他把重点放在化学系,发展了当时国内急需的化工专业教学,颇受社会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佩礼

1919年,东吴大学硕士徐作和进入化学系。徐作和后到美国进修,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成为继梅佩礼之后的化学系支柱。同年,沪江大学第一届毕业生郑章成自美学成归国,创办了生物学系。他重点发展了医学预科,开设了《遗传与优生学》《胚胎学》《进化学》等课程,学生毕业时可直接进入医学院正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作和

先进的实验室及设备是理科发展的基础条件。1921年,沪江开始建造科学馆,由梅佩礼规划设计,美国厥特夫妇捐款10万美金。次年4月,科学馆竣工。科学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达2619平方米,外立面红色清水砖墙,白色锯齿形窗框线脚,主入口是尖券门洞,被誉为“国内仅见之建筑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馆

整个建筑共5层。地下有一层,用来贮藏危险物和制造汽水。地上有四层,第一层为物理部,第二层为生物部,第三层为化学部,第四层为地质部。馆内共45个房间,煤气、电、自来水、抽气管等无不具备,除各系实验室、教室外,还设科学演讲厅和陈列室。科学馆内的实验设备达到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水平,为沪江理科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馆近景

1923年,几经调整后,沪江选科定型为教育科、宗教科、社会科、商科、理科五科,每科都有明晰的职业化培养方向。理科的培养方向确定为医学预科、理科教育和化工。

1928年,刘湛恩担任校长。他推行“中国化”校政改革,招募了一批有造诣的中国学者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包括出任理学院院长兼生物系主任的郑章成、化学系主任徐作和、物理系主任涂羽卿等,都是当时有声望的科学家。在学科发展方面,沪江致力于“学术化”“职业化”,力图形成一种“联系中国社会生活实际”的应用性专业特色。

1929年3月,国民政府正式批准立案,沪江大学成立了文、理、商三学院,原理科各系调整为理学院下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三系。迄至抗战爆发前,三系均得到长足发展。

生物系仍由兼理学院院长的郑章成任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陈兴国、刘廷尉、王宗清等留美博士先后加盟。该系的宗旨是“保持课程的高学术水准,鼓励教师从事一定的研究工作,强调实验室技术的精确,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形成对于科学训练和基督教人生的平衡而健全的态度。”培养方向从主要为医科和农科提供生物学基础教育扩展到提供渔业、公共卫生和工业生物学方面的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章成

物理系自涂羽卿归国后,增设了《电机基础》《交流电学》《光学》《电磁学》等课程,建立起交直流电机实验室,并有黄苍林、崔九卿等留美人员充实了师资。在发展方向上,物理系重点放在应用电学,发展电气工程和真空管研究。涂羽卿认为:“位于一个工业地区,我们自然应朝向物理学的某种工业上的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涂羽卿

化学系自梅佩礼回美后一直由徐作和任系主任。作为理科最强的系,先后有伯顿、欧文斯等外籍教师和林天骥、王箴等留美人员加入。在原来注重化工的基础上,增加了《应用化学基础》《食物与营养》《工程化学》《有机量化分析》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高级训练”,以满足上海这个工业城市的社会需要。在洛氏基金会支持下,徐作和专门研究从麦麸水解物中提取谷氨酸钠盐,提高上海生产此类产品的质量,他的一位学生还专门开办了一家工厂。

沪江理科培养的人才为上海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得到了上海工业界的支持。例如,上海化工巨子吴蕴初不但支持化学系教师开展相关研究,还设立化学奖资助优秀学生。理学院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占在校生比例从1930年的25%增长到1936年的37%,尤以化学系学生人数增长最为可观。

在沪江坚持办学的“孤岛”时期,理学院仍竭力维持较高的教学质量。郑章成宣称:“为了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对旧教育政策毫无更改的打算,所以在教育方案上,无论是系科还是学分,都完全遵照老的规矩。”理学院下设的化学系仍突出化工特色,并聘请光明药厂总工程师刘澶镇兼任讲师,“除了普通化学、质量分析、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工业化学、技术分析、工业化学计量学、化学工程和化学热力学课程。”而从上海协会租用的实验室设备,也使书院成为当时沪上“凤毛麟角的能在实验室方面提供最实际教育的学校之一。”

1946年4月22日,沪江大学重返杨浦校园,正式开学。整个校园一片荒芜,而“科学馆还没有完全修好,我们的实验课,每天下午是用校车送到慈淑大楼去上的”。凌宪扬校长发动学生参加整修校园的劳动,同时开始筹款修复科学馆等设施。在实现“物质复员”的同时,沪江也开始了“学术复员”与“精神复员”,以期恢复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理学院仍维持原来格局,下设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系。郑章成再次出任理学院院长兼生物系主任,生物系一切依旧;化学系由唐宁康任主任,延续化工特色;物理系的涂羽卿因到圣约翰大学任校长,1947年由任朗出任系主任,也仍然延续了之前的电气工程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宁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朗

沪江理科一路走来,从最初的博雅教育到适应中国的“职业化”取向,从规模简陋的实验室到课程实验、仪器设备日臻完善的科学馆,即便在“孤岛”时期,坚持英勇抗战的同时仍不忘高质量办学,培养出了涂长望、戴立信等1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字:孔娜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