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浦东新区办公中心召开。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市浦东新区今年有3款创新药获批上市,还有16项新药正处于上市申请阶段。截至目前,浦东新区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药已有24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会现场。黄日阅 摄

据浦东新区科经委透露,2023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781亿元,全市占比40%。随着引领区建设的推进,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已初具形态。

当前,浦东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创新成果领先、创新生态优良、制度创新引领等特点。在产业规划方面,目前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空间规划面积约为34平方公里,包括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在内的一批特色园区正在逐渐成型。在空间保障方面,浦东新区推出了一批生物医药智造空间,到2025年底,预计将提供2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保障企业空间发展需要。在制度创新方面,浦东新区正在推动细胞基因外资准入、跨境分段生产等先行先试,通过“变通”与“填白”,重构优化产业生态。在未来产业布局上,新区近年来陆续发布细胞基因、生物制造等行动方案,加快布局新赛道、新方向。

会上发布了2024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包括恺兴生命的CAR-T细胞疗法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赛恺泽®)、科州制药的国产首款MEK抑制剂妥拉美替尼胶囊(科露平®)、倍而达药业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甲磺酸瑞齐替尼胶囊(瑞必达®)等。

同时,浦东新区和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签订共建“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合作协议。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是本市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提质增效工程之一,致力于围绕临床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和临床研究服务两大核心功能,开展转移转化与投资、数据挖掘与利用、临床研究服务与疾病队列建设等三大板块业务。

此外,浦东新区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现场共同启动了“交大医学院-张江临床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交大医学院-张江新药发现与临床转化融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