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句话”的内容是: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

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

听党的话上

今天内蒙古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都是因为有党的领导,都是因为听党的话。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蒙古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关键时刻,是中共中央把握趋势、控制局势,直接领导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成功实践了民族区域自治,创造性地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榜样。内蒙古每年提供大批粮食、木材、牲畜和畜产品用于国家建设,书写了“最好牧场为航天”“三千孤儿入内蒙”“克服困难捐粮畜”等历史佳话。党中央充分肯定内蒙古经济社会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就,周恩来称赞内蒙古为“模范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内蒙古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内蒙古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宏伟蓝图奋勇前行,推动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变化,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决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趋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大局进一步巩固,民族关系和谐,各族干部群众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传承了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宝贵品质,展现了“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守好‘北大门’、建好‘护城河’”的时代担当。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这“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国发展大局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关系着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关切之深、嘱托之重,是内蒙古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必须扛起的要责和重任。

建设好“模范自治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一以贯之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建设好“模范自治区”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心向党、心向党中央,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嘱托内蒙古干部群众要“倍加珍惜荣誉,强化使命担当”,“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202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经十一届党委六次全会审议通过,提出要在感党恩听党话、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上作模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模范,在民族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模范,在边疆民族地区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作模范,在兴边稳边固边上作模范,在边疆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作模范,在弘扬新风正气上作模范,并作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01

02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编辑 :纪欣

责编 :杨磊

校审 :郭雅青 焦键

主编 :刘雪峰